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習不只台灣在做!歐盟整備聯盟戰略:保護關鍵社會功能

2025-03-28 14:58

? 人氣

總統賴清德27日視察「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擴充急救醫療場所」。(資料照,柯承惠攝)

總統賴清德27日視察「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擴充急救醫療場所」。(資料照,柯承惠攝)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實地操演27日於台南登場,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親自南下視導,同時也邀請美國在台協會(AIT)、歐洲經貿辦事處、日台交流協會等13國駐台使節到場觀摩。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日前也發布《歐盟整備聯盟戰略》(EU Preparedness Union Strategy),內容與我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推動項目及概念雷同,目標均是在危機時保護關鍵社會功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內首場「有想定、無劇本」的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習27日在台南舉行,總計有近500名可恃民力、500名參演民眾參與演習,不僅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全去視察,美國、日本、英國、新加坡等13國駐台使節也都到場觀摩。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台南市長黃偉哲前後多次強調,各國駐台使節其實一直都很關注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工作,且全社會韌性已是國際性共同努力的主題。

事實上,在我國舉行首場沒有國軍參與的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習的前一天,歐盟於26日發布《歐盟整備聯盟戰略》,內容多處與我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推動的項目高度雷同。林飛帆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幾乎是世界各國都在準備的方向,台灣並非唯一在面對天災地變、極端氣候、疫病甚至區域地緣政治風險的國家,很多國家都有相當的意識,台灣未來也將和相關國家進行經驗比較、意見交換。

歐盟整備聯盟戰略7大目標 將採取3種整合策略

依照《歐盟整備聯盟戰略》內容,歐盟將確立7大目標與具體行動,分別為保護歐洲的關鍵社會功能、提升民眾應變能力、加強危機應對協調、強化軍民合作機制、提升風險預測與前瞻能力、促進公私部門合作、加強對外合作;並採取全災害策略、全政府策略、全社會策略的3種整合策略。

保護關鍵社會功能,是在危機時,關鍵設施與系統能繼續運作,維持社會穩定,具體行動包括為醫療院所、學校、交通運輸、電信等重要基礎設施建立全歐盟統一的最低應變能力標準;擴大關鍵緊急物資如醫療設備、防護裝備、能源備援設施等的儲備體系,並強化氣候調適與資源管理,投資於氣候變遷適應措施,確保水資源與安全與永續。

提升民眾應變能力方面,則是培養全民對於災害風險的認知與自我應變能力,讓社會更具韌性,具體行動為鼓勵每戶家庭準備足以應對72小時的基本緊急用品,將危機應變相關內容如自然災害、火災、恐攻應對納入學校課程,並在每年舉行「歐盟整備日」(EU Preparedness Day)。

強化民軍合作機制部分,歐盟擬推動軍方與民防、消防、醫療等部門密切合作,提升整體應變與動員能力,具體行動為全歐盟定期聯合跨國演習,模擬各類危機如大規模停電、疫情、恐攻等,整合軍隊、消防、警察、醫護等多方行動力,並促進軍民兩用投資。促進公私部門合作上,歐盟將成立「公私合作預備工作小組」,共同制定緊急應變策略與資源配置方案,並與關鍵企業簽署協定,確保危機時期能優先提供所需物資、啟動替代產線或重新分配產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秉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