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強震,震源深度僅10公里,為極淺層地震。地震專家郭鎧紋警告,這次地震與今年初青藏高原地震相似,恐再次出現「應力轉移」現象,提升台灣近期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的機率。他提醒國人提高警覺,提前做好防震準備。
台灣會有連鎖效應?過去也曾因地震受波及?
地震學者指出,地震釋放能量可跨區域傳導,1月7日青藏高原發生規模7.1地震後,台灣南部僅兩週內就出現大埔6.4地震,此次緬甸強震機制相似,恐再引發類似效應,台灣未來幾週需嚴防規模6以上地震。
為何這次地震特別強?等同177顆原子彈能量?
郭鎧紋指出,緬甸此次地震是今年全球第三起規模7以上強震,也是近兩年最強,釋放能量約為177顆原子彈。地震由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引發,對整個南亞地區造成巨大地殼擾動。
災情多嚴重?建築倒塌、橋樑變形都是真的嗎?
地震發生後,不少緬甸與周邊民眾上傳畫面顯示建築倒塌、寺廟傾斜與大橋斷裂。不過目前死傷人數仍待確認,專家提醒勿輕信未經證實的災情,應以官方資訊為準。
是否還有後續餘震?雙震連擊已造成更多損害?
主震於下午2:20發生後,短短12分鐘內又發生規模6.4餘震。強烈地動在短時間內重擊當地,增加建物損壞風險。氣象單位已提醒緬甸及周邊地區須防未來餘震持續擴大災情。
台灣民眾該如何應對?防震準備做足了嗎?
郭鎧紋呼籲台灣民眾,不論是否感受到地震,都應定期檢查居家防震設施,準備好緊急避難包。若未來幾週出現地震活動,也請勿驚慌,並配合政府相關應變資訊與疏散指引。快訊》緬甸7.7強震災情有多嚴重?專家示警「全球板塊系統失衡了」多位台人回報「受災第一視角」更多文章
緬甸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強震,震央位於實皆省,深度僅10公里。地震波及中國雲南、泰國等地,曼谷大樓搖晃、水池濺水。多地傳出建物損毀、大橋斷裂消息,尚待官方確認。中國已發布局部海嘯警報,雖暫無沿岸威脅,但仍持續監控。此次實為兩起淺層地震接連發生,重創災區,國際高度關注。
— 風傳媒新聞 (@The_Storm_Media) March 28, 2025
A powerful… pic.twitter.com/7Fu7zOwp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