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大陸熱銷的小米電動汽車SU7近日被爆出因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碰撞導致自燃事件,該輛小米SU7車頭嚴重損毀,車內被燒得焦黑。在撞擊後電池爆燃,導致車輛起火並斷電,燃燒時因車門無法打開,車內三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女大學生而被活活燒死。該事件引發大陸民眾憤慨,同時小米股價則在昨日和今晨繼續跳水。

據多名遇害者家屬表示,小米公司雖然已經派相關工作組趕赴當地處理,但是對於湖北官媒報導此事被封殺一事表達遺憾。昨夜在大陸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在轉發該消息時遭到網信單位的處理,更有甚者被要求刪除相關視頻。一則流傳在大陸體制內媒體的微信群的消息顯示,湖北官媒在報導此事時稱「上面有令,不准發表」更提到「因為我們是湖北的媒體,雷軍也是湖北人」發出這則消息的疑似是湖北省委機關報《湖北日報》的記者。
隨後,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微博上表示,三月二十九日的事故讓三位年輕女孩不幸離世,團隊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小組,三月三十日趕赴現場,隔天配合警方調取並提交公司掌握的車輛數據。他表示事故還在調查,他們一直沒接觸到事故車,很多問題還沒法回答。但他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什麼,小米都不會迴避。
雷軍表示,團隊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3月30日趕赴了現場,3月31日配合警方調取並提交了掌握的車輛數據。
相關事件迅速佔據大陸社媒頭條置頂熱搜,儘管有網友指出小米公司公關第一時間展開行動,但是掩蓋不住相應熱搜。
這樣的情況很符合北京政府在今年一月出臺的促進民企健康發展的綱要中,對於涉及民企網上輿論管控的規定。該綱要指出,防止一些惡意負面現象對民企的聲譽進行衝擊,有必要採取相關管控措施。
智能駕駛汽車不要盲目輕信
在這起事故中,涉事車輛採取了智慧駕駛模式,但是該路段出現施工障礙,儘管後續被人駕接受繼續行駛,再受到撞擊時,安全逃生機制則頻頻失靈。 電動車真的可以賺錢?全球僅四家電動車品牌達成獲利 更多文章
小米公司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事故發生前車輛處於NOA智慧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時速持續行駛。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開始減速。隨後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並操控車輛轉向,隨後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後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
車控CHEK合夥人 「洪澤鑫」在騰訊新聞上表示「目前全球對於智駕反應時間都還沒有設立標準,所以評論這個時間的長短,真的挺難的。2秒夠不夠?說實話,很懸。德國那邊測試過,正常人高速上反應得要2.6秒。你還得判斷情況、動手操作,根本來不及。小米這波日誌放出來,意思是『我提前提示了、是人沒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