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卡讓你了解中韓FTA
5張卡讓你了解中韓FTA
巨大衝擊還是天大恐嚇?5分鐘帶你了解中韓FTA
卡片 1/5

2月25日,中韓FTA完成草簽,降稅幅度遠低於預期,工業局坦言「衝擊不大」,經濟部也認為壓力暫緩,尤其被視為出口主力的4大產業似乎可稍微喘口氣。

但將時間拉回2014年11月,卻能聽到完全不同的論述。當時中韓FTA於APEC期間達成實質協議,經濟部在一天內就拋出多份數據,直指中韓FTA將使整體GDP下降0.5%,更可能在未來3至5年依不同利用率,影響2600億至6500億元的產值。

經濟部2014年所做中韓FTA對台衝擊懶人包
經濟部2014年所做中韓FTA對台衝擊懶人包。

此話一出,引發各界不同聲音,有經濟學者認為中韓FTA對台衝擊可比原子彈,但也有媒體人認為,連降稅內容看都沒看就拋出衝擊評估,是在「胡說八道」經濟部恐嚇人民的聲浪不絕於耳

草簽內容的降稅幅度不如原先的預想,彷彿狠狠打了經濟部一記巴掌,證實「恐嚇人民」一說為真,但台灣產業真的就不用擔心頭號競爭對手韓國了嗎?《風傳媒》將透過這一套卡片新聞,帶你了解中韓FTA。

卡片 1/5
卡片 2/5
朴槿惠與習近平(美聯社)
韓國與中國的FTA完成草簽。圖為韓國總統朴槿惠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去年九合一大選期間,國民黨1支「是誰讓韓國竊笑?」的廣告引發日韓媒體批評,當時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也屢打「FTA牌」,卻在上趙少康節目時答非所問引起網友瘋傳。從那時起,「中韓FTA」幾字已在台灣民眾心底留下深刻印象。

簡而言之,中韓FTA是中國與韓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在全球化及自由化的聲浪下,國與國之間希望透過簽訂自貿協定的方式來降低關稅壁壘,以利產品外銷。

而中韓FTA格外引起社會關注的原因,在於中國為台灣主要的出口國,而韓國與台灣的出口貨品重疊率高達7成,為台貿易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因此各界憂心,若中韓FTA簽成,將降低韓國貨物進口中國成本,對我方極為不利。

而中韓FTA也經歷漫長的談判過程才達成共識。旅韓獨立記者楊虔豪曾撰文指出,中韓FTA先是歷經5年民間與官、產、學3方的研究,才在2012年與中國展開多達14次的官方談判,並也一度因農業等弱項未有共識而陷入僵局。

卡片 2/5
卡片 3/5

經濟部表示,根據草簽的英文版協定內容,中國向韓國開放稅號7428項,占稅目的91%,並占進口額的85%(1417億美元);南韓向中國開放的稅號則達1萬1272項,占稅目的92%,並占進口額的91%(726億美元)。

由於英文版協定內容厚達1000多頁,經濟部目前只對外公布初步掌握的數據,及列為貨貿談判重點的4大產業降稅細節,至於整體衝擊評估,仍待中華經濟研究院進一步分析。

若就社會較為關心的汽車、工具機、面板及石化4大產業來看,降稅幅度遠不如預期。以汽車及工具機來說,大部分皆被排除在降稅項目外,就算列入降稅項目者,要不是降稅幅度不高,便是降稅期程長,影響並不大。

而過去被喻為「首當其衝」的石化業,則依品項不同而有所差異,以幾大主力泛用樹脂來說,PVC由現行的關稅6.5%,於5年內降至最低的4.2%;PE則由現行的6.5%,於5年內降至6%;PS則由現行的6.5%分20年降至0,預估即使全部品項都完成降稅,對台灣石化業的衝擊也僅介於10億至17.16億美元之間,工業局相關官員坦言「衝擊不大」。

而面板方面,則由現行的5%分10年降稅,前8年維持5%關稅,最後分2年降為0,即第9年降至2.5%、第10年降至0,由於前8年皆未降稅,工業局相關官員認為衝擊低於過去評估。

201502226-006-SMG0035-中韓FTA對汽車、工具機、面板及石化4大產業之影響.jpg
 

 

卡片 3/5
卡片 4/5
20150226-009-SMG0035-台灣-韓國FTA比較表.jpg
 

如果降稅幅度不大,那為什麼經濟部過去會拋出影響產值2600億至6500億元的驚人數據,又催促台灣應儘速與中國簽訂貨貿協議呢?原因就在FTA的「利用率」及「涵蓋率」2大因素。

貿易涵蓋率指的是對簽署FTA國家的貿易總量占對全球貿易總量的比例,顯示出1個國家自由貿易程度的高低。中韓FTA於2014年達成實質協議後,經濟部便表示,若中韓FTA完成簽署後,韓國的涵蓋率將由原本的41.93%提高到82.83%,而台灣目前的貿易涵蓋率則僅有9.68%,假設兩岸貨貿協議完成,涵蓋率將提升至27.01%。

基於此理由,經濟部認為台灣經貿自由化程度遠不及韓國,應儘快簽署貨貿協定,以便追上韓國的腳步,但反對聲浪則指出,自由化高低程度並不等同於經濟成長。

而「2600億至6500億」的恐怖衝擊是從何而來呢?攤開當時工研院的預測基礎,2600億元指的是中韓FTA「利用率40%」下的衝擊,6500億的衝擊金額,則是在中韓FTA「利用率達100%」且「雙方關稅立刻降於0」的前提下,而合理的FTA利用率一般介於3成至5成間,因此此前提被抨擊是誇大影響。

至於草簽內容對涵蓋率及利用率有何影響?中經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則說,依據目前看到的版本,中韓FTA對韓國涵蓋率影響不如預期,即使所有項目都完成降稅,涵蓋率也低於過去與歐盟及美國簽署的FTA。

而利用率則依政府宣傳程度及廠商使用優惠的程度而有所不同,通常要等實際簽訂並生效後的1至2年後才能評估。一般來說,利用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先前6500億的衝擊金額確實高估!

卡片 4/5
卡片 5/5

對於中韓FTA降稅幅度不如預期,產官學界皆有不同看法,但大致上都認為不能掉以輕心,仍應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經濟部長鄧振中認為壓力暫緩,但他也說雖然不用驚慌失措,仍應密切注意情勢發展;經濟部政務次長卓士昭則說,中韓FTA仍在持續談判中,雙方終極目標為「負面表列」(即僅明列不適用產業),不利於台灣服務業發展。

經濟部長鄧振中
經濟部長鄧振中說雖然不用驚慌失措,仍應密切注意情勢發展。(資料照片,林韶安攝)

4大產業也有不同聲音,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汽車業者認為影響不大;工具機業者認為台灣主要競爭對手為日本,日幣貶值影響高於中韓FTA;石化業者則認為短期內影響雖輕,卻不利於產業長期發展;面板業的友達及群創則希望能加速將面板納入貨貿協議中。

中經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則認為,此次中國給韓國許多文創產業上的實質優惠,恐會影響台灣文創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此外,他也認為雖然此次降稅期程拉長,短期看來影響不大,但韓國廠商也可能直接赴中國設廠以節省關稅,台灣與韓國的競爭從未解除。

而狠狠打臉經濟部的前《北美智權報》總編輯徐嶔煌也在臉書上發文,抨擊經濟部第一時間不斷以「世界末日」及「Z>B」恐嚇民眾,並說貿易協定並非不重要,但不能以誠懇的方式與民眾溝通,只會產生反效果。

卡片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