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由海峽兩岸政府授權的非官方組織海基會與海協會在1992年以口頭協商形成的不成文默契,雙方對其理解與解釋似乎不同、兩岸官方的態度與說法也多次改變。但「九二共識」作為一個政治術語,則是由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在2000年4月28日提出。
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在北京會談後,兩黨同意以「九二共識」作為推動兩岸談判的基礎。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認爲其含義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國民黨的「一中各表」說法稍有不同。
中國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15年3月4日表示,大陸方面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台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只要做到這一點,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習強調,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若遭破壞,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回動盪不安的老路。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2015年4月29日表示,「九二共識」有利於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與台灣的尊嚴,除是我方主動提出、大陸當局決定接受的共識,通過檢驗、務實可行,為兩岸帶來各種和平紅利,國內民意可以接受。兩岸關係的發展,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盪。
國民共三黨看兩岸共識
國民黨看九二共識:存在,即「一中各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共產黨看九二共識:存在,即「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進黨看九二共識:不存在,只是國共兩黨的私相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