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張卡解析希臘債務與歐洲整合危機
7張卡解析希臘債務與歐洲整合危機
卡片 1/7

翻開歐洲歷史,各國長年征戰,二次大戰後,歐洲整合呼聲漸興,直至冷戰結束後,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生效,歐盟(European Union, EU)正式成立,歐洲大陸上的人員與貨物得以自由穿越各國政治疆界與經濟壁壘,1999年歐元區(Eurozone)成立,實現歐洲經濟一體化。

 

 

卡片 1/7
卡片 2/7

為了保證歐元(Euro)的幣值穩定,同時防止歐元區通貨膨脹,《穩定與增長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又稱《阿姆斯特丹條約》)於1997年生效。

 

 

公約中規定了歐盟財政政策的基本規則,對歐元區會員國的通貨膨脹率、長期利率、財政赤字、政府債務與匯率,均要求達到《趨同標準規約》(The Convergence Criteria Protocol)中的規定。

意欲加入歐元區的希臘因為無法達到《規約》中的標準,始終被歐元區拒於門外,為了帳面數字好看,希臘政府竟粉飾當時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赤字,於2001年成功加入了歐元區,埋下了首次歐債危機的遠因。

 

卡片 2/7
卡片 3/7

2009年底,希臘政權輪替,新任政府發現一個無底洞:前朝政權為達《規約》標準,誇張的對歐元區持續掩蓋財政赤字和債務。

經仔細計算後,發現希臘2009年的年度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各佔國內GDP比例的12.7%與125.7%,遠超過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所規定的3%和60%。

希臘政府向歐元區提出修正數據後,震驚歐盟,迫使穆迪(Moody's Corp.)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惠譽國際信評(Fitch Ratings)等全球3大信用評比機構陸續調降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等(Sovereign rating),揭開了首次歐債風暴的序幕。

 

 

卡片 3/7
卡片 4/7

當時,與希臘政府類似的國家還包括了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與西班牙,被戲稱為「歐豬5國」(PIIGS),在全球投資人的眼裡,上述國家都屬國內經濟停滯不前、失業率高、財政赤字高與負債高的高風險投資標的。

這次歐債危機由德國出面收拾殘局,但德國要求歐豬5國必須遵守德國所提出的撙節政策,亦即,減少政府開支以及增稅,以還清債務。

卡片 4/7
卡片 5/7

在撙節政策下,由於政府減少支出包括希臘等國在內的失業率開始居高不下,引發人民不滿,走上街頭要求政府對外硬起來,其實,包括希臘在內的債務國也不好過,首當其衝的便是政府稅收減少。

28日,希臘人民遊行反撙節。(美聯社)
希臘人民遊行反撙節。(美聯社)

由於希臘在首次歐債危機中,接受了由歐元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歐洲中央銀行(ECB)共計2400億歐元(新台幣8兆4000億元)的紓困資金,政府實行撙節的情況下,希臘人民對於「財政改革」早已不滿。

卡片 5/7
卡片 6/7

2015年1月 25日,希臘舉行國會選舉,由反撙節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大勝,新任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就任後,於國會發表演說,表達反撙節不接受紓困的態度,不過經由債務協商,希臘向IMF商借的16億歐元借款將可展延至6月30日。

齊普拉斯國會演說:希臘堅決反撙節不接受紓困

 

 

6月26日,國際債權人向希臘提出撙節方案,遭希臘拒絕,總理齊普拉斯回國後訴諸民意,經國會同意,決定於7月5日對於國際債權人的撙節方案舉辦公投,同時,希臘政府明確向債權人IMF表示,6月30日確定無法償還16億歐元的債務,歐債危機再起。

a
a
b
 
希臘政府債務結構。
 
卡片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