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雖然中國政府於2月11日公布的確診數和死亡數字曾一度趨緩,但《華爾街日報》卻披露,許多國外醫療專家對中國檢測方法存疑,並估計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遠超過中國官方公布的數字。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目前中國醫療機構普遍是用準確度較低的「口腔黏膜檢測」,加上檢測病情的人員專業度不足,且有眾多「未經認證」檢測器材在中國境內流傳,種種原因綜合之下,讓許多已明顯出現症狀的患者,卻無法「被確診」患病,進而失去治療機會。而就在昨天(12日)湖北省新增「臨床診斷」檢測方式後,單日確診人數突然暴增一萬多人,而中國境內確診人數已達到5萬9千多人,顯見先前的檢疫方法確有漏洞。
「口腔黏膜檢測」準確度低,約只有5%患者被確診
「院方說我們不符合治療資格,」一名住在武漢,帶著兩位女兒的單親媽媽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他們說結果呈陽性才能入院接受治療。」
這位母親「明顯」已經感染了武漢肺炎,就連原先替她看診的醫生都幾乎肯定她已經染病,但當她打算前往專門的醫療機構接受武漢肺炎治療時,由於她的口腔黏膜檢驗報告沒有測出病毒,院方因此告訴她:她無法入院接受治療。
而像她一樣的患者可能不在少數,由於中國目前廣泛用來檢驗病毒的方法是「口腔黏膜檢測」,也就是病毒核酸檢測,其檢驗準確度遠比電腦斷層掃描(CT)還低。倫敦帝國學院流行病學專家就估計,受感染的武漢市民之中,大約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被確診罹患武漢肺炎。
一位不願具名的武漢醫生也向《華爾街日報》坦言,目前負責檢驗病毒採樣的醫療人員嚴重不足,「並非所有的檢驗人員都有專業背景。」
雖然中國的醫療單位目前已傾盡全力治療確診的病患,卻忽略了那些檢測結果呈陰性的誤診病患,而這群「無法確診」的病人不僅不能獲得治療,還可能因此感染周圍更多人。不僅如此,這些明明已經患病的人也無法獲得中國政府為病患提供的補助金,因而必須自行負擔沉重醫療費用,陷入財務困境。
武漢一名王姓女士的丈夫正是已出現肺炎症狀,但被檢測為陰性結果的患者,因為無法取得病患補助金,這對夫婦花費了近人民幣一萬元(約新台幣四萬三千元)醫療費。王女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現在出現了很多「假陰性」的檢測結果,「很多到大醫院求診的人都像我們一樣,明明已經出現症狀,但檢驗結果卻還是陰性。」
閱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2.6折以上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未經認證的「第三方」檢驗器材流竄市面
官方的檢驗器材不足,反倒是中國境內有近百間的公司聲稱已經研發出可以檢測出武漢肺炎的器材。一間位於廣州的醫療診斷產品製造商「凱普」就向中國官媒《潮州日報》表示,他們已經捐贈了三千組自行研發的檢驗器材給當地的醫療診所及機構。但因「情況緊急」,這些產品尚未向官方註冊,也未取得認證。
許多國外學者擔心這些未經認證的檢驗器材更不可靠,進而導致已有瑕疵的檢疫措施出現更大漏洞。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利普金(W. Ian Lipkin)就表示,檢驗器材使用不同的產品原物料及其品質都會影響檢測結果。
雖然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於上週宣布,湖北省新增的電腦斷層掃描將提升檢測精確度,但初期仍僅限對病毒檢驗呈陽性反應的病患能夠使用,而目前,還有更多已染病的患者及家屬們在醫院度過漫漫白日,等待一次又一次的檢驗報告。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