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活著就是希望,為何會有人選擇走上絕路?心理師揭《誰是被害者》最沉痛的真相

2020-05-23 08:30

? 人氣

人們最後的自由,似乎就是決定自己的生死。(圖/YOTTA)

人們最後的自由,似乎就是決定自己的生死。(圖/YOTTA)

四月底在Netflix上映的《誰是被害者》短短幾天衝上排行榜冠軍,除了劇本誘人和演技精湛外,提供的人性衝擊足夠,加上一股被壓抑的陰鬱感,勾出了每個人心中「被害者原型」不被接納時的辛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畢竟,誰不曾是被害者?雖然處境不同,但若同樣是被虐的痛難以言說,忍到受不了時,就會以一股極具攻擊性的行動展露出來。

以下內容有雷。

被丟棄的人

不被接受變性的游誠皓、不被尊重的過氣歌手蘇可芸,被建商公司剝削的張聰健,被弟弟偷走光彩的莊秉榮,被愧疚感束縛的劉光勇等人,當不再被身邊的人接受,甚至被利用之後遭到丟棄,他們該如何相信活下去有希望?

甚至是自殺者遺族的徐海茵,仍舊沒辦法原諒當初爸爸帶著全家自殺。爸爸把家毀了,不論什麼理由,對小小的她來說,那個敲窗求生的恐懼一輩子烙印在心,丟她和媽媽艱苦的生活,她該如何勇敢的活下去?

被丟棄的人,是這個社會的孤兒,流浪在陰暗的角落。

一部分的人奮發向上,決心成為一個不要再被丟棄的人,強悍地認定「只有我負人,不准再有人負我」。如同徐海茵成為了一個嗜血幹練的記者,因為在她心中,「人」不再是一個可信任的對象,她要用強勢的能耐蓋過死亡陰影,也要證明給自己和外人看,她不再是當初迷糊弱小的女孩,她是能夠保護自己的堅強大人。

而另一部分的人,同樣不想再被丟棄,但自我沒有充分的力量、沒有足夠的運氣、缺乏他人的支持,不被社會接受的他們,是不是只能自我了斷?

死亡是唯一的出路嗎?

人們最後的自由,似乎就是決定自己的生死。

唯有透過死,才能讓大眾看見他們的苦;唯有透過死,加害者才會被用力的譴責;唯有透過死,內在的紛擾哀痛才得以解除。

但是,大眾真的會牢記這些醜聞嗎?還是那只是死者的一廂情願,因為沒有其它選擇,所以怎麼樣也要說服自己,死後能讓加害者過得慘,比自己的死還要慘?

許多家庭或社會的被害者,他們無法實現自己心中的渴望,不管是由於外在限制或內在束縛,讓他在心中埋下「我不能說,否則更被看不起」的種子。儘管痛苦到開始自殘,但被封住的嘴叫不出聲,最後,只能透過死亡讓他人瞭解:「我好痛。」

所以在《誰是被害者》劇中,他們改由替他人實現願望,成了「遺願連環自殺」。

游誠皓用模仿蘇可芸專輯封面的死亡幫忙不再被尊重的蘇可芸,蘇可芸用自焚在張聰健的公司建案大樓幫忙被剝削的張聰健,張聰健死在莊秉榮哥哥的木雕倉庫幫忙被偷走光彩的莊秉榮,莊秉榮假裝是劉光勇死去幫忙劉光勇贖罪。

他們在被慫恿下,發現了死亡不僅能被看見,還能給予他人協助。當接到遊戲規則,彷彿獲得了一線生機,在完全被打敗的生活中拿回一些「我還有用」的自尊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