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石田徹也,不免在心中嘆了一口氣。猶記初見他作品時,其中的憂鬱、孤獨、備受壓抑下的扭曲和掙扎,直到此刻,仍深深地被撼動著…….
石田徹也,1973年6月16日生於日本靜岡縣,是一個情感敏銳而又保護色極強的雙子座。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之後便以打零工的方式維持生計並專注在藝術創作。2005年,石田在一次火車平交道的意外事故中永別人世。他在31年的短暫生命歷程中共留下了217件作品,其中包含約150件未曾公開的作品,由家人收藏在他的私人工作室中。
在石田徹也逝世的前幾周,代理他作品的藝廊至北京參加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卻得到『未售出』的銷售結果,在此之前石田也曾參與數次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但成績皆不如預期。任誰也料想不到,他的藝術創作隨著他的離世開始廣受關注,日本NHK電視台為他特別製作了專題節目,介紹這位生前懷才不遇的藝術家,此後他的作品也開始在拍賣會中取得佳績。
石田徹也的作品中常以男子作為主要人物,外型多為西裝筆挺的上班族樣貌,然而這也是日本社會中隨處可見的制式穿著。他們面無表情地凝視著同一個方向,看起來想法一致、理念一致,而身體卻呈現詭異以及僵硬的姿態,就好像四肢被隱形的繩索捆綁在一起。他的作品散發著一種身陷苦難中的無助感。石田常把人比擬成各種機械,滿佈散亂的零件呈現有待維修的樣子,或是由他人井然有序地將『身體零件』逐一放入紙箱中,送回原廠維修。這裡可感覺出石田徹也用一種樂觀的態度看待死亡,將死亡視為僅是身體功能的敗壞。
他擅長把人與生活用品結為一體,也是將『人』視為一種機械式的存在,他把穿戴整齊電車中的人們壓縮成相同的形狀,方正且一致,並用繩索固定著,就像人們的生活被時間、工作及團體規範捆綁著,幾乎沒有表達己見的空間、更不用說是決定自己在人生規劃上去留的自由……
石田徹也藉由每個主角的具象化使其作品淺顯易懂,也帶我們深刻地思索『依賴的常態』,而我們的心是否就如同各種奇形怪狀的容器一般,早已將我們變形了呢?他內心的孤獨透過作品畫面的冷冽及筆直的線條散發出來,彷彿就像在為現代人的慘況發出垂死尖叫。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城市美學新態度(原標題:我們都在生活的容器中—石田徹也)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