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的記者,每天的工作量是三條新聞,我是個老實人,每條新聞都很全力以赴,公司的主管們也都很肯定我的表現,於是更多更難的新聞就落在我頭上,真是你老師哩!但古有明訓,能者多勞,吃苦當吃補,吃苦耐勞的我,隔壁坐了一位資深記者,有一天他敲著鍵盤打稿,像是開釋一樣跟我說:「每天三條新聞,你都跑這樣認真幹嘛?想累死自己嗎?」我疑惑的問:「什麼意思?」,這位大哥悠哉地說:「 三條新聞中,你找一條好好用力表現就好,播出後,長官就會覺得你很棒了,其它兩條新聞簡單處理就好,你狂拚、狂賣力會做不久。」他說完後,帥氣的出去跑新聞了,留下錯愕的我。
原來,前輩大哥每天都先評估過,哪一條新聞要用力做,哪一條要輕鬆做,果然他的新聞作品有好壞程度上的落差,長官有因此覺得他不ok嗎?沒有!因為長官只記住他好看的新聞,對於做普通的作品,往往沒什麼印象。
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震撼教育,原來努力不是全方位的努力,是要先盤算過重點要花在哪?這位前輩後來成為某台的當家主播,心力依舊只放在重點,事半功倍。
在工作上,你是否也跟我一樣非常拼命,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卻不懂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優優哉哉,準時下班,卻表現出色。在「高績效心智」這本書中的主角好不容易得到夢寐以求的工作,拼命表現,瘋狂加班,甚至常加班天亮,因此連凌晨來打掃的清潔工,他都叫得出名字,有天一個重要專案,他發現同事娜塔莉卻做得比他好,後來當他知道,娜塔莉晚上和周末從不加班,他突然覺得好心酸喔,為什麼她看起來一派輕鬆,工作績效卻比自己強,於是作者開始展開研究,發現比努力更關鍵的成功法是「聰明工作」,他們研究發現,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的方法,所以你想要有效率的工作,要先有這些思維
1. 區分優先順序,專注在要緊的事情上:先對工作做出選擇,做得少,因此全心全力投入重點,「貴精不貴多的專注心法」,有熱情更有目標。
2. 討好所有人,反而裡外不是人:舉例來說,當你對客戶來者不拒,有求必應時,你會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好事情,認清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負擔太多工作,只會被工作壓垮。
3. 多工處理事情,效果不好: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司馬賀所說的:「太多資訊只會造成注意力貧乏」所以我每次打報告或者寫稿時,都會到圖書館,關掉網路,減少資訊量,避免分心,果然效率會變得很高,如果一直開著網路,可能光是回line、看臉書,就會耽誤我不少時間,唯有專注,才能有好表現也才能盡快收工。
在我當上主管後,發現台大、政大等等名校畢業的年輕人,面對主管交辦的事情,跟其他人有一個明顯的差異點,他們不會傻傻的就去衝、去做,他們會想一下這次的任務首要解決的是哪部分,其他枝節的部分就不管,很能抓重點,在判斷分析後,斷捨離的很明確乾淨,雖然是一隻菜鳥,卻有著老鳥的冷靜與分析力,也許他們在求學時,面對繁重的課業,也都是先思考哪些章節是重點,只閱讀該篇章,所以才能就算念不完,也能考很好。
不論是想要做好工作,或者在求學的路上把書念好,記得抗拒分心,把力氣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化繁為簡,才有可能表現出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黃大米說說話(個人部落格/facebook;原標題:【狂加班到天亮 為什麼他的績效卻不如準時下班的人】)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