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父母恩重如山」,許多人在出社會後,每個月會撥出一點薪水給家中長輩當作孝親費,來報答養育之恩,不過,最近就有網友發文詢問,「為什麼要給孝親費?」他認為,扶養子女是父母義務,然而自己正受通膨所苦,竟然還要給父母錢,讓他相當不解。貼文曝光後,立即掀起兩派網友熱烈討論。
父母有義務扶養子女到18歲,為何還要給孝親費?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指出,根據台灣法律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有扶養義務,卻在小孩長大後,反過來要求兒女應孝順奉養,不禁疑惑,「父母扶養子女到18歲這是義務欸,因為通膨已經快存不到錢,還要撥給父母?」
貼文一出,許多網友紛紛贊同表示,「這就是華人情緒勒索文化下的產物」、「生小孩是父母單方面決定的,所以他們有責任養育你長大,但我一直想不到該給孝親費的原因」、「我認為感情是不該用錢衡量的,重點是陪伴、支持、互助,不給錢就直接情勒子女不孝,反而會感到心冷就不想給了」、「現在物價那麼高,租房也很高,一堆生活開銷,先把自己養活再說吧」、「雖然小孩也有扶養父母的義務,但履行扶養義務肯定不包含孝親費,只要能給得起最低生存所需物資就行」、「這個年頭能夠養活自己、不讓父母操心,也算是一種孝順了,所以孝親費還是斟酌自身能力,沒錢就多出點力吧」、「如果父母有賺錢能力的話,就不應該要求孩子給孝親費」、「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跟老公有共識,等小孩工作後不需要給孝親費,我覺得現今社會小孩能把自己過好已經不容易,希望不要造成孩子們的負擔」
也有不少網友認為養小孩是父母的義務,孝敬父母同樣也是子女應盡的本分,「做人還是要知恩圖報吧」、「我爸媽很努力的把我們養大,長大之後就會盡力給孝親費」、「因為我爸媽也曾經省吃儉用把我扶養長大,所以回饋家庭、照顧家人對我來說反而是成長,而不是把這件事當成累贅」、「家人為了養育我付出很多,所以不管賺多少都一定會給他們孝親費」、「媽媽小時候給我零花錢,長大我有能力了,換我給他零花錢,合情合理」
不過,有網友認為,每個人生長的家庭環境不同,對於「孝順」的定義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其實還是要看家庭吧」、「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不同也有影響」、「每個人情況不同,所以沒有一定的答案」、「家家有本難念經啊,有些人運氣好,擁有一個美滿家庭當然會想奉養父母來報恩;也有人運氣不好,遇到到父母把養小孩當投資,自然會對孝親費反感」
完整討論:《到底為什麼要有孝親費這種東西》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