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設廠=跳進錢坑?台積電砸2.1兆元「也難解2大挑戰」 科技業者嘆:怎與護國神山比

2024-08-20 10:37

? 人氣

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興建中。(圖/翻攝台積電官網)

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興建中。(圖/翻攝台積電官網)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先前發表「台灣搶走晶片生意」、「應交保護費」的一席話,一度讓台積電、台股股價雙雙大跌,引發海內外投資人的關注,即便如此,不少台灣科技大廠仍願意砸重金前往美國設廠,據統計,單單今(2024)年台灣科技業赴美投資的金額就已超過5千億元,沒想到如今卻傳來「台商是硬著頭皮去」的消息,箇中內幕也隨之曝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積電正在美國鳳凰城北部建造大型晶圓廠。(照片來源:TSMC)
台積電正在美國鳳凰城北部建造大型晶圓廠。(圖/TSMC)

除了台積電,這些科技大廠都赴美發展

台積電的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2021年開始動工,預計會在明(2025)年開始量產,而台積電也在8月14日的董事會宣佈,將對該廠增資75億美元(約2422億元新台幣)。另外,與廣達、和碩、仁寶以及英業達被封為「電子五哥」的代工製造大廠緯創12日也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公告美國擴產投資的計劃。

根據《鏡週刊》報導,台灣科技業今年陸續宣布赴美擴產,早在北美就有設廠的鴻海、和碩也紛紛加碼台積電、緯創、廣達、日月光與環球晶這5家科技大咖,宣布的投資總額就超過4383億元。

緯創資通(緯創)。(柯承惠攝)
緯創資通也加碼赴美的投資。(圖/柯承惠攝)

為什麼選擇美國?

一名資深科技業者受訪時透露,美國政府或是在美國的大客戶近期紛紛向台灣科技廠拋出設廠的橄欖枝,未來也一定會有更多台商宣佈赴美,原因其實是因美方認為台灣科技廠過於集中地在台灣設廠,擔憂地緣政治的風險一再提高,恐會影響訂單時程。

另外,也有電子業高層透露,美國未來的目標,就是要讓製造業重心擺在美國、讓製造業帶動就業人口,因此國外組裝廠若是想接下美國的訂單,就得在美國設廠。

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直言,回顧1970年代,全球晶片有3、4成比重是在美國製造,然而如今卻集中在亞洲生產,因此認為美國政府若不採取行動,美國製造的晶片來到2030年時的全球市佔率就會降至10%。

2-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出席 20180918-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前記者會 。(陳明仁攝)
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圖/陳明仁攝)

赴美發展很風光,台商卻啞巴吃黃連…

不過,赴美發展並不見得一定能「發大財」,一家已赴美的高科技業者坦言,若是台積電這等大廠,按川普所說的「繳些保護費」並不難,「但說難聽一點,我們的地位怎能與護國神山相提並論呢?」許多台灣科技廠毛利率不高,也沒有辦法拿到補助,即使赴美擴產,也還不知道未來的獲利模式,業者也無奈嘆道:「不少台商不是自願去,現在只能硬著頭皮跟著去賭一把。」

不止如此,台積電花了4年、在美國砸了近650億美元(新台幣2.1兆元),至今都尚未進到量產的程度,還宣佈要蓋第3座廠;廣達則是去年投資了25.5億元,又在今年增資10倍、砸下3百多億元的投資美國子公司QMN(Quanta Manufacturing Nashville LLC),因此也被業界認為「美國設廠就是一個錢坑」。

除了「錢途茫茫」,台美文化大不同也是赴美設廠的一大難關,就連台積電也遇上員工管理的困難。台積電以工作嚴格聞名,美國工人卻無法接受半夜因緊急情況上班、不必要的會議等等,即使暫時派出部分台灣引進的員工緩和工作量,但到面臨明年量產的地步,人才管理仍是台積電乃至其他台灣科技廠赴美設廠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廣達(圖/翻攝自廣達電腦官網)
廣達今年砸下3百多億元的投資美國子公司。(圖/翻攝自廣達電腦官網)

赴美設廠是福是禍?

曹世綸坦言,在美國發展的製造業、科技業的確面臨頗大挑戰,需要一段時間學習,但也看好台灣企業家未來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畢竟美國政府也不是要台商賠錢,或是把供應鏈弄垮,這樣大家都不能做事。」

另外,台積電在日本與當地企業索尼、豐田合資熊本設廠的例子,也被外界認為值得參考,當熊本廠出現問題時,索尼和豐田可以出面幫忙,因此認為台商在美國的擴產計劃,也參考合資的模式進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古靜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