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七旬婦換得新「膝」望!大同醫院機器手臂 精準治療換膝關節

2023-04-21 23:09

? 人氣

大同醫院引進最新式機器手臂,傅尹志院長 (右三) 、高醫黃炫迪副院長(左三)醫療團隊與置換關節病友李阿嬤(左四)合影。(圖/高醫提供)

大同醫院引進最新式機器手臂,傅尹志院長 (右三) 、高醫黃炫迪副院長(左三)醫療團隊與置換關節病友李阿嬤(左四)合影。(圖/高醫提供)

為幫助長者維持活力趴趴走,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特別聚焦高齡者的骨骼健康,引進新式機器手臂置換人工關節,透過電腦科技輔助,施以精準治療,術後能快速復原,讓長期飽受退化性關節炎疼痛之苦又不敢嘗試傳統開刀的高齡長者們有了治療的新選擇。
   
高雄市一名75歲的李姓婦人原本以上市場買菜做美食為樂,但多年前受膝關節退化困擾,雙膝疼痛到幾乎無法出門,為改善症狀,她嘗試各式各樣保健補充品與營養品,以及關節腔注射玻尿酸等,但效果不彰,後來嚴重影響到生活起居,因此李婦先接受了傳統右膝人工關節置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手術後疼痛控制良好,術後當天即可下床復健行走

今年李婦左膝關節也開始出現退化症狀她在高醫黃炫迪副院長與大同醫院骨科王應鈞醫師的建議下,使用新式機器手臂置換左膝人工關節。手術後疼痛控制良好且恢復相當快速,讓她術後當天即可下床復健行走,功能恢復快又好,讓她能迅速回到正常生活,這次的手術經驗讓她對於人工關節置換更加滿意,恢復膝關節健康,讓她重新找回活力健康的快樂生活。

黃炫迪表示,台灣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相當於超過350萬人飽受膝關節退化疼痛之苦,其中女性患者又高於男性,58歲以上中高齡者,每5人中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70歲以上長者更有70%以上罹患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很多,簡單分為非手術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當病人軟骨磨損已見骨,且保守治療法已無法改善症狀,全膝人工關節換置手術還是目前對這些病人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據統計台灣每年有接近三萬例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王應鈞指出,新式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醫師可於手術前透過精密的3D影像分析規劃,依照每位病患的關節狀態客製化最適合的人工關節。於手術中透過高精準度的3D影像技術,即時監測病患的關節狀態,手術醫師在電腦輔助下進行手術並依照手術前的規劃將人工關節精準置放,甚至可隨時依病人的膝關節軟組織條件做即時的人工關節位置調整,讓病人在術後很快就能貼近自然行為的膝關節活動。

此款機器手臂有數個特點,包含量身打造術前計劃、手術中提供即時數據減少誤差,提高成功率降低手術風險,除了能達到更自然的關節活動度,更可延長膝/髖關節壽命,達到真正的「客製化膝/髖關節置換術」。
  
大同醫院傅尹志院長指出,對於手術流程優化和提升醫療效率,智慧醫療手術將是主要趨勢。因此大同醫院引進機器手臂,有效提高手術精準度,並減少傳統手術中,運用眾多定位器械下所造成的不必要侵入性傷害。大同醫院醫務祕書兼任骨科主任陳崇桓也提醒選擇手術治療時,要先與醫師溝通,評估自身膝關節磨損程度與術後功能狀況,選擇適合個人的處置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

徐炳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