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在做什麼?如果您還停留在投機、炒短線,那就落伍了!2020年台灣期貨市場交易量再創新高,達到3.4億口,其中盤後交易自2017年5月上路後交易量快速增加至2020年底已超過年交易量25%;若從交易人參與結構來看,法人機構參與交易率自87年4.9%增展至2020年已近52%,更加彰顯期貨為資產管理工具、避險增益功能益受矚目。
期貨交易Upgrade
期貨是現貨市場的衍生品,它必需跟著現貨連結,才能發揮價格發現與避險功能。透過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結合,得以實現功能互補,發展出市場調節機制,為實體業者提供一條新途徑,從而使其轉移價格風險,這樣的功能也表彰在法人交易率的增長上。
以美國農業保險為例。美國的農業收入保險產品設置了預期價格和收穫價格兩個價格衡量值,這兩個價格衡量值均會參考期貨價格,在產量不變的情況下,當作物收穫價格低於預期價格一定水平時,農險公司將根據合約進行理賠,這是一個期貨發揮價格發現與避險功能很好的例子。
期貨可以在證交所買賣,您知道嗎?
在證交所您可以買賣「期貨ETF」。一般ETF是以投資一籃子股票之方式,追蹤、模擬或複製指數表現;而期貨ETF是以投資期貨契約方式進行,其交易方式與一般證交所上市之ETF相同,並且同樣可以在初級市場申贖。目前台灣發行的期貨ETF契約除了黃金、黃豆、銅…等商品期貨外,還有美元指數、日圓外匯、股價指數等契約。
ETF在加入「期貨」理財工具後,使得資產類別更加多元,同時達到「期貨現貨化」與「商品證券化」的效果,讓民眾可以在證券市場交易時間內,運用股票交易帳戶即可以參與商品原物料或外匯等契約交易,升級資產配置。
期貨可以在店頭市場交易,您知道嗎?
店頭市場交易契約具有客製化的特性,可以針對客戶需求量身打造,且基於槓桿效果係透過財務操作,不需支付等值對價即可取得資產或融資,一般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多透過合約之安排,因此槓桿交易契約不必然支付保證金,亦可以取得他方授與一定信用額度之方式替代。
金管會於2012年7月12日發布槓桿交易商管理規則,明定期貨自營商得兼營槓桿交易商,從事店頭市場期貨交易,並指派櫃買中心訂定相關管理規範,以利業者依循,截至2020年底已有5家槓桿交易商。
槓桿保證金交易業務開放後,槓桿交易商推出的第一項商品就是國人熟悉的外幣保證金契約。隨著業務發展,近年槓桿交易商陸續推出結構型商品、商品類(如黃金、原油)差價合約等,並在2020年開放了槓桿交易商可以承作不涉及新臺幣的外幣計價無本金遠期外匯契約(NDF),提供業者發揮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