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想要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時只能等待,無法以己之力推動或延緩,唯一能調整的就是個人,提升自己做好隨時掌握機會的準備,一旦時機降臨,就能展現最佳狀態,獲致成功。
「閱讀,仍然是我學習新事物並測試我理解的主要方式。」比爾蓋茲(Bill Gates)每年讀50本書,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也推崇閱讀,甚至籌組線上圖書俱樂部,每2週閱讀1本書;科學研究也指出,閱讀可減壓,有閱讀習慣的人更具創意力。
提升自己能力的方式,莫過於「學習」,除了進修課程,閱讀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因此2018年創業圓夢Start-up Hub粉絲團《我是創業系!》直播節目,特別推出「創業成功路上的墊腳石,BOOK不讀」企劃,邀請擁有長期閱讀習慣的知識型創作者「閱部客yuubuke」水丰刀,以及新創圓夢網創業顧問「圭話行銷」何佳勳創辦人共同合作,開立一份適合有志創業者閱讀的書單,期冀透過以下這3本書,幫助粉絲「開智慧」,讓他人經驗成為觀眾在創業路上的精神食糧,減少創業失誤。
認識三大理論 它們影響了消費者購買的決心
創業和行為經濟學有什麼關聯性呢?其實創業就是一連串圍繞著人的商業行為,如何將產品及服務的價值傳遞給顧客,就是一門大學問。針對《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這本書,水丰刀大方分享了幾項書中重點:
一、稟賦效應:當一個人擁有某樣物品後,對於它的價值評估會「大於」尚未擁有時。
二、展望理論(損失趨避):人對於損失的敏感度高於獲得,一旦擁有某項物品會避免損失,甚至會為了趨避損失,做出不理性的行為。
三、心理帳戶:不會平等看待每一分錢,而是取決於錢的來源、花費的目的,例如薪水或樂透彩中獎,導致看待的方式有所不同。
這3種理論都可應用於商業行為;例如「稟賦效應」強化放棄的痛苦,當消費者拿到1張蓋了2點的集點卡,會刺激他再消費,滿足集滿點數的慾望;「損失趨避」則類似藥妝店的「買貴退差價」,讓消費者覺得損失較少而產生購買意願,簡單來說,一直強調商品服務可為消費者帶來多少價值,倒不如告訴消費者不買會有哪些損失,反而更能刺激消費慾望。此外,「心理帳戶」可應用在消費者的付費管道:掏出現金總是讓人比較心痛,讓消費者在購買上會更加謹慎;商品包裝以送禮做為導向,則會讓消費者願意提高消費金額。
先選對目標市場 再滿足消費者需求
創業成功關鍵很多人都會想到商業模式的好壞,而什麼是商業模式呢?在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Alex Osterwalder)等人撰寫的《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一書中,將複雜的商業模式拆解成價值主張、顧客區隔、行銷通路、顧客關係、關鍵夥伴、關鍵活動、關鍵資源、成本結構及營收模式,而其中價值主張更是重中之重,它可以幫助創業者找出目標市場的痛點以及尚未被滿足的需求,進而獲得更多獲利、擴大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因此,作者特別針對價值主張,撰寫《價值主張年代:設計思考X顧客不可或缺的需求=成功商業模式的獲利核心》這本書進行深度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