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農委會與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口角」,扯出台農發(台灣國際農業開發限公司)虧損之事,官方馬上強調台農發是一家民營公司,資金來源都是民間與財團法人─蔡政府又說謊了!
韓國瑜出國賣力幫農民賣農產品,結果引來農委會的冷言冷語,農委會還說要以國家團隊概念,成立農產品外銷平台,韓國瑜則抨擊蔡政府已成立台農發又要搞平台,外界檢視發現這家同樣是蔡政府說要「打國家隊」的農業貿易公司,己連續虧損二年;官方則趕快說明此公司非公營企業,出資者「為8家民營公司及財團法人,政府部門沒有資金挹注」。
這當然是百分之百的謊言;台農發最大的股東是台肥,其它大股東包括貿協、中盈投資、兆豐銀行、CAS協會、國合會以及雜糧基金會。台肥是經濟部旗下的國營事業,中盈投資是中鋼轉投資、屬於中鋼集團,兆豐銀行是財政部管轄的所謂「公股行庫」,其它幾個財團法人也是分屬不同部會的財團法人,請問有那一家是真正的民營公司?所謂台農發是民營公司、資金來自民間,其實就是謊言胡扯。
換個角度看,把台農發設計成非國營企業、不必受法令制度監督,是更惡劣的作法,但也是蔡政府一作再作的操作方式。蔡政府也曾成立一家「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顧,同樣刻意讓行政院國發基金投資比重四成,讓其保持「民營企業」身份,但同時卻找來政府能掌握的財團法人投資企業再來投資,甚至連基金募資都以泛公股行庫出資為主。
去年在野黨就曾抨擊過台杉,這家公司1.26億的實收資本還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台杉向外募集百億元的創投基金,如果這些錢來自純民間企業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大部份資金卻來自所謂的泛公股行庫,這些行庫的政府持股在2-3成左右,不過卻由政府實質掌握經營權、決定董事長與總經理人選。碰到政治背景雄厚、甚至舉著「配合政策」大帽子的台杉募集基金,大部份就乖巧的繳交這筆形同保護費的資金。
但整個過程,毫無監督與問責機制:因為照蔡政府的打造方式,台杉是一家民營企業,那些公股行庫也是民營企業,不過骨子裡、實質上都是公營企業,因為是由政府掌握、資金大部份就是國家資金。
結果就是一家不論是股東、或是募集基金的來源,幾乎都是來自公股體系的公司,卻能完全不受監督控管,即使其中發生惡劣的五鬼搬運,外界亦難以監督更無法刻以責任,台農發情況完全相同。
在台農發被揭露連續兩年虧損之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回答說台農發若是賺錢,大家也可能會說在賺農民的錢,這種「還好台農發沒賺錢」的邏輯與思考,讓人訝異又驚心,因為顯然陳吉仲雖然一手催生台農發,卻不了解台農發的定位與責任。
台農發的定位就是「農產品的貿易國家隊」,成立的宗旨是幫農民把農產品賣到國外去;但專業與深入看,當然不是賣出農產品而已,更不是靠台農發虧損補貼農產品外銷,因為那代表的是納稅人埋單、而且難以長久,更重要的是未創造出任何價值。
因此,台農發要作的是以其專業與資源,選擇有潛力的農產品,作好包裝與行銷、提高附加價值,才能以漂亮的價格外銷農產品,不是搞成在市場喊價拚價格。如果作不到,這家公司其實成立的意義亦不大,結束營業即可。外界期待台農發成立就馬上賺錢,或許苛求又太急,可以再給一些時間觀察;但陳吉仲那種「還好台農發沒賺錢」的想法錯得離譜,台農發當然必須能賺錢,而且必須能為農民與公司本身創造出新的價值。
當然,更重要的是:台灣不需要再增加這種披著民營外衣、卻全然缺乏監督更不能問責的公營公司,台農發應該接受公營事業法令與制度的規範,同時由立法院監督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