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夏戀」幾經波折後終於2016年3月拍板,但傳出在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揮刀前,夏普將自行裁減1000人。《日本經濟新聞》28日頭版報導,夏普雖近年內不斷精簡人力,但業績卻未見好轉,所以決定在正式歸併鴻海旗下前,盡快「合理化經營」,將首先針對業務量低迷的光伏電池、蓄電池部門進行裁減。
儘管郭台銘一再強調,整併後仍維持雇用日本員工的方針,但在爆出夏普負債金額甚鉅的消息後,鴻海似乎也認為重組是必要手段。夏普在2015年10月仍預估有100億日圓的預期財務整併營利(折合約台幣30億),但到了2016年3月,卻下修至虧損1700億日圓(約台幣510億)。
夏普在2012年因投資液晶市場失利後深陷經營危機,首波裁員採45歲以上員工自願離職式,約精簡了3000名人力;2015年又因業績惡化再度跌入困境,追加裁減了約3200為員工。近年又因主要訂單蘋果「iPhone」減產,導致精簡成本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液晶業績的惡化。截至2016年3月底,夏普連同旗下所有子公司在內,日本國內員工的比例已較2012年少了3分之2,光日本總公司就砍了1.5萬人。
關於此次裁員方式是否將採自願離職式,夏普仍未有具體方向。據傳,將首先針對因iPhone減產而導致供過於求的光伏電池、蓄電池等部門進行精簡;郭台銘也曾在2016年2月期間暗示,要分割持續虧損的光伏電池業務。業界評估,即使「鴻夏戀」已成局,但夏普的收益在短時間內也不大可能有明顯成長,最有可能的紓困方案是繼續進行重組,以壓低成本與盈虧。
鴻海4月2日與夏普簽署協議,敲定將出資3888億日元的收購金,限於10月5日前完成繳付,且已預付1000億日元作為保證金。收購完成後,鴻海預估將佔夏普66%的股權,具有絕對表決權。
鴻海投資夏普案依照程序必須通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查,經濟部投審會執行秘書張銘斌今證實,鴻海已在上周遞件,目前已展開審查。至於何時審查完畢,外界預期最快5月底審查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