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牽扯到許多錯綜複雜的問題,但最後可能都被『療效』兩個字給簡化了!」一位藥品與醫療相關的業者無奈地表示。事實上,當一個醫生說「這顆學名藥」沒有原廠藥好時,並不表示所有相關的學名藥都沒有原廠藥好;反過來說,當「這顆學名藥」跟原廠藥藥效沒差時,也不表示相關學名藥都跟原廠藥一樣有效。
開放藥品差額給付,恐增患者負擔
該名業者說,雖然《醫療法》賦予地方政府核定醫療費用標準的權利,但從醫材差額負擔實施後的經驗來看,顯然政府沒有能力管理市場價格,而民眾也沒有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徒增民眾的醫療負擔。同樣的醫材,原廠的成本可能只比國產高出二、三百元,但走自費市場,診所可能藉著原廠的名義,收取高達數千元甚至是近萬元的差價。而如果你是病患,你會不聽從醫生的建議嗎?
相較於很多人一生可能只使用一次或數次的醫材,很多藥品卻可能是天天吃、長期吃,甚至是一輩子吃。可想而知,倘若部分藥品開放差額負擔,勢必大幅增加有需求患者的經濟負擔。
「你不覺得每次遇到砍藥價的問題,都很少聽到院方或診所出來哇哇叫,有點怪怪的嗎?」一名藥師如此表示。
追根究柢,原因出在健保對醫師、藥師等醫療專業人員的診療費等相關給付偏低,醫院及診所為了生存,只好從藥價差下手。當健保署提高健保核定藥價的樓地板下限、藥費差額給付與提高部分負擔等問題調整遊戲規則時,院方自然另有一套生財之道,民眾未必受惠卻可能受苦!
在醫生、媒體與民眾對砍藥價一片撻伐聲中,健保署若要修改相關政策,恐得三思而後行,才不會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