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院長林全受訪時表示,新任內閣中缺乏女性是因為民進黨長達8年都在扮演在野黨角色,黨內具豐富從政經驗的婦女人數實在不多,且多位能勝任閣員的婦女已身兼要職不得脫身。林全也承認多位婦女在被問及是否有意入閣時皆婉拒了他的邀約。
延伸閱讀:《林全內閣女性比例 居全球後段班》
面對新任內閣中僅4名女性的難看數字,蔡英文回應「我知道,內閣成員的性別比例,讓大家失望了。」並表示將會「虛心接受」外界指教,但蔡英文也提到未來新政府一定會具體落實性別主流化,希望性別平等的想法,可以落實到不同的職業領域,她同時會要求執政團隊在進行決策時,須將性別議題納入考慮。
職業婦女的難題:工作?家庭?
其中一位婉拒入閣邀約的正是現年65歲的前經濟部長何美玥女士。
受訪時何美玥透漏,她人生一半的歲月、長達33年的時間都貢獻給了政府部門,期間為了要兼顧工作及照養家庭,時常得捨棄個人需求,因此她現在並無入閣打算,反倒希望能把剩餘的時間留給自己。
而如何能同時兼顧工作及家庭,是全台職業婦女共同面臨的難題。
「以前我必須要同時兼顧工作及照顧小孩,因此我不得不暫時忽略我自己的需要。你覺得我這個年齡的男人會拒絕這項工作邀約嗎?當男人還年輕的時候,他們不必太奉獻自己,因為照顧小孩的壓力往往不是落在他們身上;對很多男人來說,工作就是他們的一切。」
憲法保障婦女參政名額扮關鍵角色
BBC認為,中華民國憲法中保障女性從政人數的條款,是台灣女性可以在政壇中享有較高從政比例的主因。
中華民國憲法第 134 條規定了婦女當選名額,但並未指明配額;現行的選舉制度則要求各黨不分區立委當選名單上,女性候選人至少需佔一半,若一黨只分配到一席立委,則此立委必須由女性候選人出任。
Packed house at today's #Taiwan Legislative Yuan global #talent event #HR #startups #recruitment pic.twitter.com/UdycQoROiq
— Eiger (@eigerlaw) 2016年3月1日
研究台灣婦女參政情形的紐約州市立大學榮譽教授蓋爾博(Joyce Gelb)說到,「中華民國憲法明文規定應有女性保障名額。通常只有斯堪地那維亞國家(Scandinavian countries)採用類似政策,因此這點不管是在亞洲或是其他地區都是相當特別的。」
女性政治人物具改變力量
多年來,台灣女性立委比例都大幅超出法定保障名額,因此有聲浪表示台灣已不再需要這項保障名額。但以此次蔡英文新任內閣中僅有4位女性閣員來說,婦女參政人數的法定保障名額仍具一定作用。
調查顯示,在法律未設有婦女保障名額如市長及地方長官等職位上,女性候選人成功當選的比例僅15%左右,光是投身競選的女性候選人人數就比男性候選人要少上許多。
Ahead of the inauguration of Tsai Ing-wen, I wanted to know: What do deep-green #Taiwan in… https://t.co/Fb3NeuhuxJ pic.twitter.com/TgmIPPgyoH
— Klaus Bardenhagen (@taiwanreporter) 2016年5月9日
新科立委陳曼莉受訪表示,「當男性與女性候選人進行一對一競選時,基於先前較豐富的從政經驗及累積的人脈,男性候選人仍較具勝算。」至於培養婦女參政、進入政府工作這塊,陳曼莉說:「我們做得不夠充足。」
台灣多個女權團體紛紛表示,女性政治人物無庸置疑擁有帶來改變的力量,在女性議員的協助下,通過保障婦女權益的法案將會變得更加容易,例如:產假及兒童照護等法案。
台灣能否克服對女性從政的偏見
中研院學者鮑彤(Nathan Batto)認為,法律對婦女候選人的保障名額能夠讓政黨更加關注黨內的女性黨員。
The decline of KMT identification, Nathan Batto on #Taiwan2016 https://t.co/p70A2XYMDf
— Jonathan Sullivan (@jonlsullivan) 2015年12月14日
而當今台灣社會面臨最大的挑戰便是,改變社會對婦女從政的看法,讓婦女能夠更輕易跨入政壇,「婦女在追求個人政治生涯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男人不必面對的困境:婦女通常必須取得家人及配偶的同意,但男人參政時往往順理成章的獲取妻子的同意。」鮑彤說。
BBC最後指出,即便台灣在國會性比例上擁有優異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政壇上位居高位的4位女性—前副總統呂秀蓮、國民黨黨主席洪秀柱、陳菊市長、及蔡英文總統,都沒有結婚或是沒有小孩。
Tsai Ing-wen "shows that democracy in a Chinese society is possible" says Jimmy Lai https://t.co/5lvVq7PMQb #TIME100 pic.twitter.com/fvoWwJ9KMl
— TIME.com (@TIME) 2016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