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不變的經世致用
儒家中庸之道的「經世致用」,首要保持「事物的量與質」常態不變,意即:維護當時的社會秩序與政治制度在周禮的規範之內。在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上,我們也看到維持常態不變的經世致用:她把眾所注目的兩岸關係,置放於維持現存的「區域和平與穩定發展」中去考量,主張兩岸要維持現狀,放下歷史包袱,共同珍惜與維護過去雙方交流與協商,所累積形成的成果,依據相關法令與民主原則,持續展開良性對話,創造兩岸人民福祉的兩岸關係。
在「九二共識」四個字的議題上,蔡英文卻用了多出十倍的四十餘字去表述:「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仔細研讀,這四十多字的表述,字字都是出於「不偏獨不倚中」的中庸之道,及 「施行可以維持現狀,行而繼續推動和平穩定發展」的中道經世致用,怎麼會詮釋成濫芋充數的打太極拳之回應?如果因為採取不偏不倚的中道原則,及「事可施行,行而繼之」 的中道致用,而必然無法正面回應北京極統的需求,而被理解成打太極拳與採取模糊態度;如果孔子地下有知,他可能會感到深深的失望吧?!
誠如,《中庸》第一章曰:「… 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不知蔡英文的溫和中道原則與行事,是否可以幫助北京相對地溫和與中道,相較於其同民進黨的陳水扁,願意有所靠近中道路線的蔡英文?不知儒家中庸之道,有否可能成為兩岸溝通的政治方法學,從過與不及兩端之間,尋找到一個中點或平衡點,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對話?有待觀察,但也有所期待。
統獨對立平衡在民主
我們都理解矛盾的對立面,是事物存在的本性,而事物對立面的平衡,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孔子主張「君子和而不同」(論語第13章23節),即不去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也不隨便附和別人的觀點,但包容不同於自己的想法,在尊重多元的基礎上, 保持個人思想的自由與人格的獨立,並與他人建立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這與民主精神,有不謀而合之處。在蔡總統的演說,我們也看到其努力在尋找臺灣「統獨對立面的平衡點」。
誠如蔡英文所指出,過去20多年來,統獨「政治意識之間的對立...讓臺灣的民主逐漸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開誠佈公說:「總統該團結的不只是支持者,總統該團結的是整個國家」,並謙遜地認識到:「國家不會因為領導人而偉大;全體國民的共同奮鬥,才讓這個國家偉大」。「统派」 與「獨派」的群眾,是否願意一同放下對立,與全體國民共同奮鬥,團結在守護臺灣的民主?臺灣的民主是否可以成為統獨對立面的平衡點?不管統派或獨派,是否可以接受其意識型態,只是眾多不同價值觀的其中一種,願意開放空間,與不同政治意識或價值觀作對話,統一捍衛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作者為倫敦政經學院 台灣研究計畫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