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自行車環境2010年被CNN評選報導為「亞洲五大自行車友善城市之一」,市府很自豪地將之作為宣傳宜居城市的主要賣點之一。國民黨籍市議員陳粹鑾1日市政總質詢時則指出,自行車政策沒融入高雄當地方生活,市府面對騎車人口急速下降,應思考政策是否適當?而自行車道1年維護費只有50萬元而已,自行車道目前「只生不養」,也值得市府深入檢討。
自行車熱潮退燒 使用率7年新低
陳粹鑾指出,全國自行車熱潮已退燒,使用率竟降到7年來新低,令人意想不到。交通部公布去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調查」,發現全國自行車使用率從2009年的5.9%逐年下滑,2015年只剩4.1%。從數據來看全國自行車熱潮可能已經過了,整體使用率只靠雙北市在撐,高雄自行車潮也在下降中,但市府卻仍花費預算建設自行車道,尤其市府斥巨資興建的前鎮之星等自行車天橋,坡度太過陡峭,根本無法騎乘,只有宣傳價值而已。
陳粹鑾再指出,高市府財政拮据,車道維護妥善率就出現很大問題。有車友騎遍高雄757公里自行車道進行「普查」,發現封閉、廢置及不良路面的占37%;有59%是使用一般馬路,汽機車共騎;真正有「綠色運輸」功能的,只占全部路段26%,其他都是休閒運動使用,並沒有把自行車的使用融入生活。
陳粹鑾表示,陳市長曾宣示在107年卸任前,要完成全市1000公里長的自行車道,但103年高雄騎自行車傷亡人數1950人,是台北市的3.2倍,高居六都之冠,這個數字反映高雄騎自行車的環境並不安全。而維護七、八百公里長的自行車道,一年只有50萬元經費,夠嗎?自行車道建置後,不注重維護,任其風吹雨打,自然毀損,「只生不養」,這樣的自行車政策是否恰當?
陳粹鑾強調,交通部路政司認為去年自行車使用率減少是因油價大降,民眾改騎機車,有學者認為,是因整體自行車政策仍未完善,才無法提升民眾騎車率。而市府推動自行車政策,是從休閒的角度思考,和國外用在上班、運輸的功用不一樣。自行車道設計「太休閒」,會有時效性,跟著流行跑,可能不久又被別的休閒運動取代了。自行車政策沒有融入生活,現在面對騎車人口急速下降,要思考是否適當?
議長康裕成也指出,有自行車製造業者向她反映,政府設太多自行車站,導致自行車銷售不佳,值得思考。
陳菊:推動自行車道政策不會變 但會檢討改善
市長陳菊答詢仍強調說,高雄市自行車道曾經被CNN評價為全亞洲最適宜騎乘的五大友善城市之一,市府推動自行車道的政策不會改變,但針對維護不夠周延及自行車租賃站太少的部分會檢討改善,讓使用者更便利。她並說,交通部長賀陳旦也是騎自行車的愛好者,市府會與交通部溝通討論,盼中央支持高雄自行車政策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