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選總統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今天在台灣電機電子公會演講,他表示,中美貿易戰的背後,不是貿易戰而是科技戰爭,中美經濟競爭的背後,是科技整合,因應全球供應鏈的重新架構,由於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美國對中國將會建立科技設備零組件的貿易壁壘,中國必須重新調整科技戰略,全球工業製造供應鏈,將被迫在不同區域重新建立,重塑美國的電子供應鏈,電子供應鏈必須更強、更彈性,「大」不再是唯一勝算。郭台銘說,「台灣如果沒有競爭力產業,賺不到錢,其他包括所得重分配等福利都是空談。」
郭台銘表示,今年二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維護美國人工智慧領導地位》行政命令,這項行政命令的簽署,背後是美國與中國的5G加人工智慧戰爭,避免美國在中美大國競爭過程,喪失國際領導地位,未來,美國針對四項關鍵技術,將對中國進行貿易壁壘,包括半導體、面板、智能工廠、5G量子訊息科技等先進製造等等。
面對中美貿易競爭,全球科技版圖將被重新定義,美國高科技產品供應鏈將重新建構,這也是鴻海今年初向高雄市政府表達,希望在當地購地興建廠房的原因,不過,當時他尚無參選動機,但隨著中美貿易關係轉趨緊張,讓他必須參選總統。
郭台銘:台灣電子代工鏈必須結構性調整,以前20年一次、現在3年一次
郭台銘強調,中美是全球經濟最重要成長引擎,但在中美貿易戰開打後,雙方將各自保持優勢、引領全球走向新局勢,「面對詭譎經濟情勢,台灣的電子代工鏈必須結構性調整,以前20年調整一次,現在3年就要調整一次」,郭表示,台灣電子代工鏈的重新建構,是政府應該積極思考規劃的政策,但是很顯然,目前檯面上8位總統參選人,包括國民黨6位、民進黨2位,對這件事的了解並不透徹。
郭台銘表示,面對中美貿易戰,「我有直接溝通管道、我懂經濟、懂科技、懂製造」,他接著暢談人工智慧、互聯網等技術,強調全球產業從「互聯網+」到「+互聯網」演變過程,包括區塊鏈、智慧交通等領域,產值高達3兆9000億美元,其中,工業物聯網價值是消費物聯網的100倍,「未來的產業,從動力取代體力、從計算力取代腦力、計算力取代決策力」,「我當總統定成立專案小組,跟產業共同努力推動這塊領域。」
郭台銘表示,為了洞悉AI加5G全球產業趨勢,他過去半年一直都在做這些「不務正業」的工作,現在,他投入總統競選,這一塊現在對他來說是「正業」,他希望現在不單單是鴻海集團,全台灣都要變成AI智慧科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