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示威者7月1日晚間衝進立法會,在牆上留下許多訴求,還包括「太陽花HK」的塗鴉。這讓許多媒體將這個行動定調為「港版太陽花」。德國之聲專訪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和林飛帆,他們認為這兩場運動大有不同。
香港部分「反送中」示威者,特別是年輕人,7月1日晚間短暫佔領立法會引起全球關注。港府也立刻在警方清場後開記者會譴責。許多人將這個行動與2014年台灣佔領國會的「太陽花學運」相比,說是「香港太陽花」,或行動「受到太陽花啟發」,但學運領袖陳為廷和林飛帆並不認同。
陳為廷說:「香港在過去這5年,從雨傘運動以來,其實承受了比台灣更大的壓力,也經歷比台灣更多更勇敢的抗爭。」林飛帆則說:「香港做得比台灣還好。他們組織的靈活度。以沒有組織中心、沒有領導的方式去進行,確實跟318整個運動的結構非常不一樣。」
林飛帆也表示,這次「反送中」基層民眾參與的形式開展出更多社會運動想像的空間和可能性,比太陽花更彈性,也是未來其他運動借鏡的方式。
兩人都關注到,香港抗爭者提出的不只是「反送中」的訴求,而是把問題提升到香港要爭取雙普選。這也是從雨傘運動結束之後,港人一直以來的訴求。但是北京和港府采取強硬的方式,至今不願撤回「送中條例」,也沒有回應港人爭取普選的訴求。在沒有特別的組織或領導下,港人一再展現團結支持的力量。
一場沒有領袖的運動
身為太陽花學運帶領人,兩人異口同聲表示,沒有領袖是香港這次運動的最大特色。林飛帆說:「香港的運動者很成熟。整個行動以一種比較沒有組織、沒有領導的形式進行。這個跟過去的運動不同,也跟太陽花有非常大的不同。」
陳為廷也提到,雖然沒有領袖的狀況第一時間在佔領立法會時造成一些疑慮,但很快就透過網路上後勤的單位和社群傳播即時更正訊息消除疑慮。他提到:「進到香港立法會之後,大家都在等訴求是什麼?有領袖的話可能很快開記者會。但等了一下,馬上就有他們佔領金鐘的宣言,台灣也收到了. .....沒有領袖不會有太大的困擾。要撤離的時候,也是大家快速討論,其實是滿有效率的。」
「不戀棧佔領立法會」
談到昨晚示威者在警方清場後全數撤離,兩人都認為這是聰明的選擇。林飛帆說:「(決定)完全是理性的。港府從過去使用暴力的程度是比台灣當時候的狀況高上許多。二方面,香港至今還是被中國所支配掌控。北京在面對這個局勢下,會不會有鷹派建議采取高度鎮壓的行動,這是令人擔心的。」他強調這種彈性,佔領立法會後撤出,或是包圍警總再撤走,游擊的狀態是另一種運動的可能性跟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