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濤後來慢慢領會到,可以用音樂劇的感覺去演,「尤其這個悲劇性人物的暴戾、對貴族尊嚴和榮譽的捍衛,極端到極致的時候,我發現這期間也宣洩了我自身性格中極端的一面,這在我以前演繹過的角色中是做不到的」。
她在這部戲的音樂發揮上也相應地做了一些調整,在唱寇流蘭的時候放低一個調,用女中音,有點像中國戲曲中的武生,像女花臉的角色。與此同時,「不僅有換服裝,心理、精神狀態都必須轉換」。
莎士比亞劇曾經有男演員出演女性角色的傳統,而如今女演員出演男性角色比較少見。導演郭小男認為:「英國觀眾對莎士比亞有很特殊的情感,我相信一個中國的女子劇團的演繹會給這裡的觀眾帶來非常不一樣的感受」。
由於現代文化、網絡時代帶來的各種的衝擊,中國傳統戲曲的觀眾群流失嚴重。
就此,茅威濤坦言:「戲曲在中國的邊緣化無需迴避,但我一直認為從業人員自身也要反思,不能總去責怪時代把你拋棄,為什麼不去迎頭迎接這個時代?」。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劇團有點不甘心,所以經常以一種革命的心態出現;但是總有一個標籤—只要聽到是越劇,就是戲曲,只要是戲曲,就被認為是落伍的,因為年輕人不會去看CCTV戲曲頻道。」
茅威濤覺得,自己這一代人可能完成不了這個使命,但有一個承上啟下的義務和責任。「我期待在世界戲劇的語境裡,用我們自身的語言和方式來表達、演繹,希望能夠通過這個戲—莎士比亞和中國戲曲的結合點,可能英國觀眾會容易瞭解中國戲曲。」
導演郭小男強調,能與老牌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抗衡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但必須更新。「小百花這些年的努力,越劇已經脫胎換骨,今天能走到這兒,不是以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姿態來的,而是以一個世界先進戲劇形態出現的。
「小百花已經做了10年的國際題材,包括歐洲戲、日本戲、韓國戲,現在又做莎翁的戲,這說明如果你想把它做成戲劇形態,想到的就能夠做到」,他說。
茅威濤一行此前曾經來英國考察,看過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戲,但是本次是她第一次在這裡演出。
《寇流蘭與杜麗娘》7月23、24日在倫敦上演,還將於25日舉行戲劇論壇,之後還會在斯特拉福德的莎士比亞故居里演《遊園驚夢》和《大將軍寇流蘭》片段,並與當地劇團交流。
➤加入〈風傳媒看世界〉,看見更精彩的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