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風險來自中國大陸。美中之間存在的矛盾再大,兩國基本上還是抱持競爭關係,而不會輕易滑入看成對抗關係。因此,誤以為美國願意不計成本來保台,若因而耽溺於反中親美迷思而任性操弄兩岸關係,並且迷惑國內的支持群眾來換取選票,卻可能激引中方的強烈反制。須知,美中之間的實力對比,在全球層次上美國雖佔絕對優勢仍,但在台海是領域卻是伯仲之間,而台灣對美中的價值差異及它們對台的決心差距,更是中國遠遠甚於美國。正因美國看待台灣的價值與決心遠低於中共,所以美國倘若自顧不暇,極可能放棄台灣;而中共在承受美國過大壓力或是內部民族主義及政治鬥爭壓力超強之時,不無可能拿台灣宣洩壓力。萬一出現這個極端情況,一昧反中的候選人或許可以藉機操弄民眾激情而受益,但也可能必須承受責難而慘遭民眾的背離。
目前在美中對峙激烈的背景之下,無論國際大氣候和國內小氣候,都有利於親美反中路線的操作,特別是今年一月初習近平發表一國兩制統一方案進入施行階段,加上香港爆發激昂的「反送中」群眾抗爭事件之後,「和中」路線變得愈益吃鱉。
目前朝野政黨之間在兩岸關係的攻防上,固然都是親美,但傾斜程度有別,加上反中於和中判若分明,所以目前是民進黨的蔡英文佔盡便宜。國民黨打的經濟牌,雖然切中要害,也能打動部分民心,但相對於蔡英文的反中牌、主權牌,還是力有未及。除非中共方面能有善策緩和兩岸關係,或是加碼施惠台灣,否則美中台和中港台的兩國三角關係,都會成為蔡英文的選票提款機,連只說「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也被折煞。
中共當然不願神助蔡英文,但在深層的兩岸結構性矛盾無法善解情況下,藍白陣營很難不失分。蔡英文深知激化兩岸關係的妙用,因此今年以來在政策上、立法上、對中共及在野黨的言詞批評上,都全方位加大力度,已經賺得砵滿盆滿,未來必定更加食髓知味。為了擺脫兩個三角關係帶來的困境,藍白候選人只能緊扣民進黨施政績效不彰的焦點,以彌補在主權牌上的損失。
在目前美中對峙激化的情勢下,台灣夾在中間,迴旋空間變小,藍白綠候選人基於台灣爭取生存發展空間的不同思慮而出現了兩類主張,一類主張與美中建立平衡關係,另一類主張一面倒向美國。香港抗爭則為反中加添柴火。何種主張較能贏得民心,端視未來半年美中關係究竟趨於緩和還是緊張,以及香港民主與司法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解決。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