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慧表示,部分科系「低薪」的結構性問題,必須靠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政策引導,衛生福利部為了解決長照居服員人力薪資過低問題,這段期間很努力把薪資水準拉高,並且透過長照服務職位的重新劃分,讓督導員可以獲得較高薪資,鼓勵原本具備相關證照人力重返長照職場。在此同時,衛福部針對長照服務,也設計了核心課程,可以讓各行各業想要修習居服員證照的民眾,可以藉此取得證照,經過衛福部這1年多的努力,長照居服員的待遇已有明顯提升。
縮短產學落差 教育部:還須靠主管機關共同努力
另外,針對審計部審核報告,認為教育部核定的技職科大招生名額,和台灣目前三級產業就業結構落差甚大,相較於服務業占整體就業市場的比率僅59.38%,技職科大2015年服務業相關的科系核定招生名額,占整體招生比率竟然高達78%。陳秋慧表示,教育部過去幾年透過政策調控,已經逐步提高農工領域的招生名額,服務業相關科系的核定招生名額占比,已經從75%降為74%。
陳秋慧強調,教育部為了提升技職體系在製造業領域的人才培育能量,目前已推出「產學攜手計畫」,企業可以依照3年後藍領技術人員的實際需求量,跟技術型高中合作開設產學合作專班;不過,製造業由於面對的外在經營環境波動比較大,每年度的人力需求較不固定,因此,每年能夠開出50個產學合作名額的企業目前並不多,有些產業例如汽車修理業,有一點服務業性質,可能開設1屆「產學攜手計畫」,人力就補足了。
由於台灣製造業的外在需求波動很大,教育部目前很難從製造業每年的缺工情形,規劃產學合作專班,「就像去年,產業界沒有人預料到,美國總統川普會這樣做一樣」,除非教育部跟企業界談妥用產學專班方式對外招生,否則其他科系的招生,難免因就業市場波動導致「學非所用」比率增加。
陳秋慧強調,縮短技職體系產學落差,必須靠產業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共同努力,舉例來說,經濟部推動的iPAS產業人才能力鑑定,因為對接到產業高階人力的人力需求,在技職教育與勞工訓練上的確產生了引導效果,教育部方面,也支持技職科大老師開設iPAS相對應課程,「縮短學用落差,除了靠教育部招生名額的調控外,還必須有產業發展與薪資結構條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