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國安局外圍組織「遠景基金會」董事陳牧民,在聯名發表的「國際組織與台灣的參與」一文中坦言,台灣對世界衛生大會(WHA)的參與,必須完全倚賴中國的主觀意願,如果中國對台灣的兩岸政策與外交政策有所不滿,北京政府隨時可以讓WHA不發出邀請函,讓台灣不能再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吳、陳文中也分析,北京政府因為基於「一個中國」原則,堅持台灣非國家且屬於中國,因此使用一切國家力量阻擋台灣成為國際組織的正式會員,北京期望台灣可以接受香港模式或滿足於觀察員地位,這也是北京政府與馬英九政府在2008年與2016年間的最大共識。但台灣政黨輪替已是常態,且北京擔心台灣成為觀察員後,會進一步要求成為會員國,影響中國政府威望,甚至導致中國解體或分裂。北京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非常頭痛,除非國際局勢有所變化,所以可能只有維持目前作法一途。
參與WHA不提九二共識,但只能用「Chinese Taipei」
吳、陳等均受邀出席李登輝基金會主辦的「人民直選總統暨台灣民主發展20周年」研討會,參與明天「兩岸關係、區域和平與國際參與」場次的討論。2人在聯名提供給大會的論文中談到,北京因不滿台灣人民選出民進黨蔡英文為總統,遲遲不讓WHA對台灣發出邀請函,由於新民意不接受國共兩黨建立的「九二共識」,蔡英文也無法以「九二共識」為前提參加WHA。
文中也說,今年台灣首次在沒有「九二共識」為前提情況參與WHA,但會場上完全沒有提到「台灣」名稱,而是以「Chinese Taipei」取代,這樣的策略在台灣內部也受到不少批評,對照台灣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是「成功」的,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目前只能歸為「成敗難定」。
林文程:馬政府的確取得外交成果 代價是犧牲台灣主權
除了吳、陳發表的文章外,國安局外圍組織「亞太基金會」執行長林文程提供給大會的論文〈台灣外交戰略規劃20年的回顧與前瞻,1996-2016年〉指出,馬政府在外交中確實取得一些成果,如以「台、澎、金、馬」與紐西蘭、新加坡兩無邦交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也與日本簽署投資保障協定,但文中也直言,馬英九總統取得的國際參與空間,是倚賴中國的所謂善意,某種程度是以犧牲台灣主權為代價,北京一旦翻臉,所謂的成果可能立即蕩然無存。北京在蔡英文上台後強迫她接受「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但眼看無法成功,就開始干擾台灣參與WHA、阻撓台灣參加ICAO,就是相當明顯的例子。
林文程也強調,雖然馬政府與中國取得不挖外交牆角默契,但北京在國際社會打壓台灣事件並未中斷,在中國反對下,台灣代表團無法參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OECD鋼鐵會議,正是中國在馬政府時期打壓台灣國際參與的一個例子;2013年11月甘比亞與台灣斷交,中國也在2016年3月與該國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