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印太戰略」抗衡中國「一帶一路」?美國商務部前次長雷文凱:兩者並不衝突

2019-08-22 10:00

? 人氣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出「重返亞洲」外交策略,而現任總統川普則提出「印太戰略」,被問及兩者差異時,美國商務部前副部長、前駐新加坡大使雷文凱則指出,這兩個外交策略有相似之處,即想要讓中國以正確的方式參與國際事務,並稱不認為印太戰略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一定是對抗狀態,因為中國經濟崛起是事實,但中國會扮演怎樣的國際要角則是潛在擔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雷文凱:印太戰略與一帶一路不衝突

雷文凱(Frank Lavin)21日接受《風傳媒》節目主持人方恩格(Ross Feingold)訪問時提到,美國與歐洲的關係相當穩定,由於都是非常成熟的經濟體,因此經貿成長有限,而亞洲則有中國崛起,且中國透過提出倡議、投資開發銀行,試著改寫國際秩序,這引起美國的關注,相較於歐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策略,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更重視安全議題,因此強化與該區域盟邦的關係成為首要目標。

由於外界把印太戰略視為與一帶一路抗衡的對策,雷文凱並不這麼想,「我不認為兩者一定是衝突」。他直言,應尊重中國經濟崛起的事實,且中國也成為國際要角,對此不應感到震驚或否定,不過潛在的憂慮是中國會扮演怎樣的國際角色,而從美國觀點來看,美國在印太區域有長期利益,因此如何提升與該區域國家的夥伴關係,同時維持各國享有的和平昌榮,成為美國主要課題。

一帶一路。(美聯社)
一帶一路。(美聯社)

台灣參與印太戰略 國際地位受限成障礙

對於台灣積極想參與印太戰略,雷文凱直言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台灣遵循國際法規,壞的部分則是台灣缺乏正式國際地位,使得台灣僅能進行非官方互動,不能有政府與政府間的官方往來」,而多數活動需要官方參與,但若台灣能夠參與其中,一定會是很不一樣的角色。此外,台灣同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此雷文凱稱,樂見台灣提出倡議。

川普2017年上任後,隨即宣布退出歐巴馬時期力推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但美國之外的11個簽署國則努力維持這個多邊自由貿易架構,因此在2018年3月8日簽署CPTPP,而台灣是最積極的潛在成員之一,當時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也表示,CPTPP開放新成員加入時,會積極爭取。CPTPP已於2018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11個會員8日在智利聖地牙哥簽署協定。(美聯社)
2018年3月8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11個會員在智利聖地牙哥簽署協定。(美聯社)

「環境具吸引力,企業自然會來投資」

「問題不在於台灣能否融入別人設定好的框架,或台灣是不是有價值的夥伴」,雷文凱認為,台灣有能力展現領導力,可以引領改變,「台灣可以做得更好」,並舉例稱台灣過去保護市場課關稅,「我記得在美國政府任職時,當時台灣對藍莓課徵關稅......儘管台灣因不產藍莓,因此課徵關稅,但同時展現公開的貿易制度,提出這部分的倡議,對台灣來說會是很有用的一步」。

雷文凱也說,提出回饋社會的福利措施,會是不做的另種作法。談到台灣政府鼓勵台商回流,他則強調,不論哪國企業要來投資,台灣要做的是建立吸引投資的環境,意味勞動、稅收法規及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能運作,「投資環境具吸引力,自然會吸引企業投資,像是有些能在台灣投資的製造業,或許在越南投資的好處會更多」。

20190808-經濟部、外貿協會今日首度於越南河內舉辦台灣形象展,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與越南商工總會主席武進祿前往參觀。(尹俞歡攝)
2019年8月8日,經濟部、外貿協會首度於越南河內舉辦台灣形象展,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與越南商工總會主席武進祿前往參觀。(尹俞歡攝)

雷文凱表示,不同的製造業在不同國家投資各有優勢,而台灣可做的是讓製造業投資商認知到,台灣與越南、菲律賓、印度等國家都是貿易夥伴,此舉有助於增進互動交流,並試著從台商的角度做出決策,而不是從獲利多少來做決策,同時到東南亞的台商企業考察,「像是詢問在越南的最大家台商,了解他們喜歡的投資環境條件、面臨的挑戰及如何運作,這會是非常有用的(進步)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