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統一全國以後沒過幾年,在918事件中無所作為漢奸的罵名很快就貼了上來,直到抗戰全面爆發。一直到現在藍營青年看待這段歷史時,仍有人以標準的當年公認為漢奸的觀點認為,中日戰爭的開戰時點,對於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來說,是愈晚愈好,在128淞滬戰役時,就已經損失大量菁英的教導隊,後來813淞滬會戰更是損失慘重,造成了國軍整體戰力難以提升,上戰場的士兵幾乎無戰力可言。至於造成整體戰略布局被打亂的原因自然很複雜,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社會與論逼的政府得要提早開打,而社會與論的主力就是一票憤青愛國賊。
1937年7月的中國態勢果然如此嗎?抗戰的親身經歷者,大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在「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一書中明確指出,中國對抗日本的戰略指導面上是「不畏鯨吞而畏蠶食」,因為日本是一個小國要吞吃中國最有利的方式,就一次拿下與日本自己國土的面積差不多數倍以內的區域,方便逐步控制且以戰養戰。至於戰役提前開打,會造成國軍整體戰力難以提升,也是一個不了解整體局勢的幻想。
因為除非中國採取中共1950年代的劇烈土改與重工業化方式,以千萬人的性命與鮮血為代價,迅速讓中國脫胎換骨,更準確說的是讓人民重新投胎,從農業社會建立可觀的工業資本。否則在蔣介石當時的整體建設方針與國內外政治社會情勢,想造成國軍整體戰力難以提升,基本上無異以癡人說夢。
在東北全面淪亡後又坐視華北也要陷敵,這樣讓國內人民國外盟友都認為現在蔣委員長是要繼續帶頭當漢奸的局面,其實會對南京政府非常不利。由於中央政府到這時還打算不全面抗日,而靠近河北的山東韓復渠與山西閻錫山長期來對日立場本來就曖昧,勢必也會不戰而降。國民政府瞬間要丟失的就是,淮河以北的全部領土,以及這片土地上的稠密人口,各種工業資本與稅收,勢必都得資敵。這一來一往之間,相去何以千里?
繼續堅持不抵抗的代價還不只如此,損失了這些國土與資源以後,就沒法再獲取國外盟友尤其美蘇給予中國的大量資源挹注,還有在抗戰中國最危急時,一度佔到歲入達1/4的僑匯,都不可能再給不願抗日的國民政府。也正是因為國民政府其實高度重視國外觀感這件事情,才有了即使要撤離上海還是必須丟下一個營給外國人看戰爭大戲的八百壯士。
至於所謂在813淞滬會戰中,上戰場的士兵幾乎無戰力可言,也是對當日戰況的無知。因為戰場所選的侷限只裝備輕武器的士兵以血肉之軀,如何能是上海周邊便於補給日軍的陸海空三軍聯合強大火力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