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安倍晉三在國內政治上的相對順遂,日本經濟並沒有為安倍增光。日本財務省8月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出口比去年同期下滑14.0%,下滑速度創2009年10月以來最快,且已連續第10個月下滑,為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長下滑期。
安倍於2012年年底上台後,就提出大膽的寬鬆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支出,及以積極改革經濟結構為代表的「安倍經濟學」,希望帶領日本從長期以來的經濟停滯和通貨緊縮之陷阱中掙脫出來,但迄今效果不彰。儘管安倍去年9月又提出了所謂的「新三箭」,日本央行又從2月以來開始實施負利率,但日本經濟似乎沒有出現明顯的復甦跡象,與出口下滑的同時,通貨緊縮加劇,連唯一的遮羞布—日股也持續走軟。
出現該現象的重要原因,在於一年來,全球避險情緒的上升,日圓不斷走強,其升值幅度已將日本央行過去3年多所實施的量化和質化寬鬆政策(QQE)成果抹掉大半。單純依靠調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挽救經濟,一開始效果顯著,但事實證明絕非長久之計,用得久了,無疑是飲鴆止渴。日本內閣於8月初提出了超過28萬億日圓,佔日本GDP總量約6%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13.5萬億日圓將用於財政支出,以重振疲弱的日本經濟,並同時因應英國脫離歐盟後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此舉與極端貨幣政策,「直升機撒錢」一樣飽受爭議,新經濟刺激計劃和貨幣政策新動向一經公佈就不被看好。
經濟刺激計劃 前景未明
日本這次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在於寬鬆的財政政策配套,究竟會發行多少新債券,日本央行又會購買多少。但無論具體措施為何,在日本債務不斷攀升的背景下,任何的財政刺激都被結構性難題掣肘。由於日本人口老齡化情況加劇,社會保障開支大幅增加,日本政府債務持續攀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等機構估計,其所佔的GDP比重已達到約250%。而事實上,安倍經濟學所謂的三支箭中,「積極的財政政策」這第二支箭還「一直在路上」,原因還是在於財政寬鬆的空間面臨重重制約。
從安倍上台至今,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不斷下調日本的信用等級,安倍政府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甚至不惜採取調高增值稅率等緊縮財政的方式來平衡收支。但事與願違,財政緊縮又抑制了民眾消費,最終影響經濟的復甦。此次安倍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財政措施佔了將近一半規模,這無疑又在不堪負重的政府債務負擔上添了新的砝碼,正所謂「按下了葫蘆浮起瓢」。
「直升機撒錢」引熱議
所謂「直升機撒錢」是在利率接近零或低於零的情況下所實施的極端經濟刺激政策,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提出,簡言之就是赤字貨幣化。相對於其他非常規寬鬆政策,它有兩大優點,一是財政寬鬆的同時不增加政府債務負擔,二是有機會轉為財政擴張,從而實現更精準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