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專文:高學歷不如「高學力」,認輸才會贏

2016-09-20 06:30

? 人氣

施振榮認為,比起學歷,更重要的是「學力」。(圖/維基百科)

施振榮認為,比起學歷,更重要的是「學力」。(圖/維基百科)

「你的小孩唸哪個學校?」這是一般學生家長碰面時最常聊的話題;而「你哪個學校畢業的?」也是一般人在求職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從所問的問題,可以看到目前社會重視學歷的價值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沒有唸好學校,就沒有好的將來嗎?

其實對一個人來說,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同樣重要,甚至在我們由學校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所處的企業或組織對於一個人的學習及能力養成,扮演相對較學校更為重要的角色,人的一生反倒有更長的時間是在企業或組織中學習成長。

只不過一般社會大眾的傳統觀念對於學歷仍存有迷思,造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家長總是期待莘莘學子追逐名校與學歷,成為社會的盲點之一。

但我的意思也不是主張「學歷無用論」,我只是認為,學歷反映的是一個人背後的學習過程,的確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段學習經歷,有其參考的價值,但並不代表一切。

反而我更為注重一個人的「學力」——學習的能力。且一個人的能力也往往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要「歷練出來的」。

想要逆轉勝,認輸才會贏!

雖然在許多年輕朋友的眼中,也許會用「功成名就」來看待我的人生,不過,我的人生一路走來,其實不論在求學或創業過程中,曾經遇過許多的挫折與失敗,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只不過我看待挫折與失敗的思維,與一般人很不同。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不同,主要是因為母親對我的影響。從小到大遇到挫折,母親總是給我很多的鼓勵,讓我有勇氣面對挫折。

我認為,人生中遇到挫折是必然的,「沒有挫折的人生,就不是人生。」但挫折並不代表就是人生的失敗,只能說是人生中的一個過程。我們如何看待人生遇到的挫折,如何面對它、處理它,將會影響到未來的人生成敗。

舉例來說,我的求學過程還算順利,高中時在數理科目的表現也算不錯,在彰中就讀高二時還意外獲得「愛迪生獎」,這是給全校累計高一、高二數理成績第一名的獎項,當時我在全年級成績排名不過六、七十名,數理之外其他科目的成績表現平平,拿到愛迪生獎後,讓我信心大增。

但一年後,我大學聯考失利,沒考上自己想要就讀的理想科系,原本數理相當好的我,聯考時數學卻意外只考了九分,考上成大數學系。雖然當時對我來說,這的確是個挫折,不過我只是氣我自己的窩囊,但也只能面對現實,母親也鼓勵我重考,我也沒有為此氣餒,反而成為我人生中的一個契機。

我利用那一年的時間,一邊痛快地在大學的社團玩,一邊準備重考,結果隔年考上理想的志願——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當時許多鄰居還以為交通大學是與指揮交通有關的學校,我也成為交大在台復校第一屆的學生,也因而參與了日後台灣資訊電子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