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羅德.哈德良(Rod Hadrian)的提案中,炫耀光是他的姓氏就足以遏阻外國人闖關的企圖。另一家匹茲堡克萊頓工業公司(Clayton Industries)則說,對於這道牆他們有完美方案──在墨西哥邊境那頭興建鏈狀柵欄,在美國這頭興建圍牆,接著在中間挖一道壕溝、填入核廢料。伊利諾州克萊倫斯市的危機處理安全服務公司(Crisis Resolution Security Services)提出類似中國萬里長城的設計,在兩道二十六英尺高的鋼筋水泥牆中間,搭配砲塔和鋸齒狀的高牆,填土闢出三十英呎寬的堤道,供人步行,一如中國的萬里長城;但公司創辦人麥可.哈里(Michael Hari)認為或許也可以規劃在牆上騎自行車,轉型為觀光景點。警界退休的哈里聲稱他對試圖非法入境美國的人相當同情,是基於愛國理由才提出競圖。他告訴《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我們看待這道牆的意義不只是防堵移民的實體障礙,也象徵美國決心保衛我們的文化、語文和傳統,抵禦任何外來者。」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圍牆或多或少有阻絕非法偷渡客的功能,儘管這個特定的邊境障礙物是道極具爭議的圍牆,但是它還有別的作用──讓「希望拿出對策」的民眾覺得政府有在做事。夏威夷大學教授李斯.瓊斯(Dr. Reece Jones)寫過一本名為《暴力的邊界》(Violent Borders)的書。他說:「圍牆罕能奏效,但它們是對認定的問題採取行動的強大象徵。」中國的萬里長城目的是區隔文明世界和化外夷狄;川普的圍牆則是為了分隔美國人和非美國人。美國的國家概念是團結美國人──而現在,在某些人看來,川普的圍牆正代表著維護和尊崇的概念。它擁護使「美國再度偉大」的思想,也象徵對「美國優先」概念的支持。
每個國家都有分歧。開國先賢深諳這點,因此試圖建立在上帝之下人人平等的國家。開國初期的瑕疵眾所周知,尤其是蓄奴制度,但是經歷一段災難歷史之後,美國在憲政和法律層次上已經成為自由國家,保護其公民的權利和平等,並且努力打破國內分歧。就這點而言,是個了不起的成績: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達成各方面平等的強大基礎。
美國有一個理想是所有的美國公民都被界定為美國人,美國是以共同價值結合的民族,不問種族、宗教或族裔背景。美國國璽上那隻老鷹的鳥喙上有句格言:「合眾為一」(Epluribusunum),相較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美國已經達成一部分的成功,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民融合成為一個民族。譬如,在黎巴嫩或敘利亞,國家認同意識遠遠落後在族裔、宗教或部落認同意識之後。儘管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如今不必太認真盯著這個「山上閃亮的城市」,就可以看到它的某些部分已經失去光澤,而且有些部分已經生鏽。
每道圍牆都有自己的故事。沙烏地阿拉伯沿著伊拉克邊境所興建的屏障有其功能,而且起了作用。這道屏障並不代表沙烏地人對另一端的「其他人」存疑。因為邊界對面的「其他人」絕大多數與王國內的人民具有相同的宗教、語言和文化,但美國則不同。這些「其他人」正在進入美國,而美國深怕這些「其他人」將會稀釋掉公認的「美國」文化,這才使得支持者認為圍牆的興建至關重要。在反對圍牆的人士看來,圍牆違背美國對自由、平等,以及接納所有人的價值觀。圍牆的爭議則觸及辯論的核心:誰來定義未來世紀的「美國人」。
*作者提姆.馬歇爾(Tim Marshall),外交事務權威專家,有25年以上的採訪報導經驗。他曾經擔任Sky News外交事務編輯,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和LBC/IRN電台服務,也是「TheWhatandtheWhy.com」創辦人兼編輯人。本文選自作者著作《牆的時代:國家之間的障礙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遠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