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以醫學角度來看,「月經」對於育齡女性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生理循環現象;但在早期,由於醫學無法解釋月經來潮現象,因此衍生出許多迷信和誤解,在特定文化中甚至會被認為是「不潔」的象徵。
從古至今對於女性月經的誤解
古希臘時期的學者認為,月經來潮的女子會讓「酒變酸」、「樹無法結果實」,或是使「鐵器生鏽」等;而在十九世紀英國知名期刊中,更曾有醫師為了是否能讓月經來潮的女子進行「醃漬豬腳」這個重要的料理步驟,奮力爭辯不休。
宗教上對於女性月事也有嚴格規定。在印度教國家尼泊爾、非洲馬利的多貢(Dogon)部落、印尼的胡歐魯(Huaulu)部落,都有「月事小屋」(Chhaupadi)的傳統,規定月事期間的女子必須離開家裡,住進牛棚搭建的簡陋屋子裡,以避免受到神明處罰,為家裡帶來厄運。而猶太法典⟪哈拉卡⟫(Halakha)中規定月經來的女子不能和男性坐在同一張沙發上,互相傳遞食物或唱歌給別人聽;月經結束後還要浸泡在「浸禮池」(Mikveh)中洗去厄運。至於台灣的宮廟則是常看到「凡有月事不得參拜」的標語。
尼泊爾「月事小屋」對女性安全造成威脅
月事小屋不僅居住環境惡劣,還讓女性在最需要好好休息時受不到應有的照顧。有許多報導指出,不少女性在月事小屋中都遭遇過沒有食物供給、被蛇咬、或因生火取暖窒息而死的悲劇,不僅如此,不安全感、羞恥、被貼上標籤等負面感受也對女性的心理也會造成很大影響。
尼泊爾已經在2017年「明令」廢止月事小屋,但成效卻不彰。這些習俗看在我們眼裡或許不合理,但剖析「月事小屋」這項傳統背後的脈絡。其實可以發現,大多時候是女性自己堅持要遵循這些傳統,自願住進月事小屋,深怕自己的不潔為家庭帶來非難。正是因為這些對於月事的禁忌,已經根深蒂固地在女性心中紮根,因此就算政府由上而下地頒令廢止,也無法在觀念上「拔除」這項傳統。
改變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
近年來,尼泊爾有許多女權倡議者想解放「月事小屋」。在香港長大的尼泊爾女孩Bidhya Shrestha所創立的Aama Ko Koseli機構,目前在尼泊爾村落致力於推廣女性衛生知識。他們走訪大小學校,以漫畫的方式讓男、女學生一起了解正確觀念,並使男性開始尊重女性月事,消除傳統信仰把女性月事視為禁忌的想法。此外,也發放沒有化學物質、可重複使用的布衛生棉,讓她們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
而台灣的棉樂悅事品牌創辦人林念慈,也積極在尼泊爾推廣「環保正向月經」教育,而她所創立的布衛生棉工坊透過尼泊爾村落婦女的手作,創造對環境、女性及家庭友善的永續商品,並提供尼泊爾婦女就業機會。
其實除了「月事小屋」之外,從古至今還有許多有趣的文化現象。古代中國便曾有過「產翁」傳統,由男性代替剛分娩完的太太「坐月子」,有些人認為這是古代母系社會過渡到父權社會時產生的習俗,至今中國少數民族、巴西印地安人和法西交界的巴斯克人(Basque)都還留有這個習慣。從月經和生產這事上,不難看出宗教和迷信由古至今對女性地位的深深影響。
本文部分內容經授權取材自方寸文創《暗黑醫療史》
責任編輯 / 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