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4日傍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得主,今年由印度學者班納吉、法國學者杜芙若與美國學者克雷姆拿下殊榮,得獎理由是他們「對於緩解全球貧窮問題的實證研究」。三人將平分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830萬元)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表示,三位得主都專注於全球貧窮問題的艱難研究,他們擅長將問題拆解成較小的面向,因而能夠藉由實證研究得出答案。例如,研究兒童健康時,他們會從教育方式、公衛制度甚至農業體系等面向著手,再設計細膩實驗分析出可信的答案。
科學院新聞稿指出,全球仍有逾7億人仰賴極低薪資過活;每年都有500萬名5歲以下貧困兒童病死,他們的病往往不需要高昂花費就能治癒或預防;全球也有半數以上兒童輟學,無法學習基本識字或實用知識。然而,今年的三位得主卻能將複雜的貧窮議題逐一拆解,並從受影響的貧窮人口身上,找出最佳解答。
專注慈善領域的經濟學家
科學院指出,克雷姆在1990年代於肯亞西部的研究,證實了這種研究途徑的影響力,證明一系列措施確實能提升學童的學業成績。班納吉與杜芙若也跟著克雷姆的腳步,一起在多個發展中國家進行類似研究,三人的研究方法論已成為發展經濟學的主流要角。
54歲的克雷姆(Michael Kremer)為哈佛大學發展經濟學教授,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他不僅研究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問題,更專注於教育、健康等慈善領域,他參與推動的「先進市場承諾」(Advance Market Commitment,AMC),促使全球投資於疫苗研究的資金大增,特別是針對開發中國家常見疾病的疫苗,救回許多兒童的性命。克雷姆也主掌多個基金會或非營利組織,鼓勵學者、研究生等同儕投入回饋社會。
第一對經濟學夫婦檔
58歲的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與46歲的杜芙若(Esther Duflo)都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教授,也是史上第一對共享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夫婦。他們曾合著《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班納吉與杜芙若走訪世界各國,研究窮人「不合理」的消費行為,以及立意良善的社會政策為何無法幫助人們脫貧。他們提供詳實的統計數據與實驗結果,主張以「窮人經濟學」取代「菁英經濟學」做為政策制定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