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災發生至今已逾5年,輻射汙染的疑慮真的解除了嗎?外傳台灣與中國是全球僅剩仍完全禁止福島及周邊5縣食品進口的國家;本月中旬將在祕魯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舉行在即,在外交的壓力下,我已作好分階段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的準備。惟對此衛福部長林奏延仍不鬆口地表示:一切等辦完10場公聽會之後再說。
多數國家鬆綁 僅台、中全面禁止
福島第一核電廠因地震引發海嘯導致核爆,一時之間,福島連同附近的群馬、櫪木、茨城及千葉5個縣,都被列為核災區,全球第一時間亦同步對核災地區出口的食品說「NO」。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許多國家陸續將禁令鬆綁,目前全球僅剩台灣與中國,持續全面禁止核災區食品進口,日本其他地區輸台的食品,亦須提供產地或輻射檢驗證明。
衛福部食藥署官員指出,不止如此,為捍衛國人的食品安全,即使是來自日本非核災區的食品,自福島核災爆發後,我邊境更針對生鮮冷藏蔬果、冷凍蔬果、活生鮮冷藏水產品、冷凍水產品、乳製品、嬰幼兒食品、礦泉水或飲水、海草類等食用密度較高8大類食品,委託原能會以加馬能譜,逐批抽驗其碘131、銫134及銫137人工輻種的殘留量。
邊境抽驗9.8萬批 216批檢出輻射殘留
根據食藥署統計,截至目前為止,我邊境抽驗來自日本的上述食品共9萬3822批,其中雖有216批檢出輻射殘留,其中又以茶類占67%居最大宗,其次則是水產品占16%,惟其殘留量均低於台灣所訂,比日本更嚴格的食品人工輻射殘留量標準。
有鑑於此,日本透過官方及民間各種管道,要求台灣恢復開放核災區食品進口的聲浪愈來愈高。又日本與我雖無正式邦交,但其在國際上的外交勢力遠勝於台灣,以及本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將在當地召開,其動見觀瞻對我特使或代表團都有可能造成影響,使得台灣隨時可能宣布全面開放日本核災食品的消息,近日甚囂塵上。
日本食品更改產地風波 影響台灣信任
然而台灣近年經歷多次食安風暴,民眾早已有如驚弓之鳥,更甚者,去年初日本核災食品更被踢爆有私下更改產地標示暗渡陳倉輸台的情況,都為我恢復日本核災食品輸台的政策進度,埋下質疑與阻礙。
國內日本食品進口商太冠食品副總經林建銘表示,因為地理上的相近性及歷史淵源,台灣人對日本食品一直頗有偏好。尤其位在福島西南方的日本櫪本縣內,各種泡麵、糖果、餅乾,以及三合一咖啡等沖泡飲品工廠林立,但因福島311核爆,這些供貨來源全斷了。
產地只是最終包裝地 難控管原料
林建銘坦言,一般民眾或許不知道,多數包裝食品的製造過程都相當繁複,而業者依法標示的「產地」,指的只是最終包裝地點,並不代表其中各樣食材的來源地。以許多國人喜愛的日本泡麵為例,「即使包裝產地標示不在福島等縣市,卻並不能保證袋中的麵體、調味包等食材來源,也非來自核災區。」
所以,雖然進口日本食品除了產地證明,特定食品還須檢附輻射殘留檢驗證明的成本,都須進口商自行吸收。但林建銘強調,多數日本食品進口商仍樂於配合,也支持政府開放核災區食品進口初期,繼續維持「雙證」制度,讓科學數據說話,進而循序漸進,恢復民眾對日本乃至於核災地區食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