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長翁章梁有學運世代與農民運動的背景。他不像許多同時代的政治菁英北上發展,很年輕時就回到自己成長的嘉義老家,順著記憶中土地的味道,腳踏硬地,用行動實踐對「家」的夢想。
讓青壯人口「不離開,也合理」
從東石海濱黃昏的波光粼粼,直到夜裡阿里山的星空,嘉義的山海線都有一種滿載天地間的閃爍力量。清新香甜的山風,帶著質樸的木頭香味,漫步在土地上,翁章梁享受著對嘉義濃厚的情感。他帶著這股情愫,希望讓嘉義勇敢轉型成嶄新的境界。
農業縣發展的悲歌,是幾十年來台灣重北輕南的政經發展結果,幾次跟翁章梁談到縣政發展,他總是惦記著人口老化、青壯年就業、農業轉型以及創業、就業環境惡化的困境。也因此,他在就職縣長之初就提出「創新嘉義、勇敢轉型」的施政目標。
「凡存在必合理」,翁章梁引用黑格爾名言表示,過去嘉義青壯年人口外流、人口老化有其一定的理由,但他極力創造機會與條件,要讓嘉義縣的青壯年人口「不離開,也合理」。
翁章梁是兼具論述與行動能力的「知識型縣市長」,談及就職一周年的施政,翁章梁順著理性的策略以及感性的依戀等兩個脈絡鋪陳他的施政理念。
翁章梁從小在嘉義縣義竹鄉長大,父母務農,對於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他希望把嘉義打造成「工農大縣」。
「過去嘉義的就業內容太過單一化,我必須讓就業內容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讓年輕人有更多選擇工作的機會。」翁章梁的思考邏輯是,讓就業人口找到工作機會,也就會引進新進人口,並創造商業行為而創業機會,然後再進一步創造另一個就業市場。
建立「嘉義優鮮」的品牌
就任第一年這構想已有突破,翁章梁熟稔細數著,民雄航太研發園區、馬稠後後期園區、大埔美精密機械一、二期園區的持續開發案、水上鄉南靖及中埔鄉公館農場等產業園區開發案都有具體的進度和成果,部分投資項目涵蓋智慧機械、精密產業、航太科技、長照、醫療器材、智慧健康照護科技、汽車零件、文化觀光產業和食品業等,期待未來可創造的總產值接近兩千億元。
翁章梁表示,全球化的態勢之下,年輕人是應該到世界各地流動的,但嘉義縣希望可以做機會的創造者,「就看嘉義提供什麼機會給年輕人。」就任第一年就射出這麼多箭,翁章梁說,這些都是他花時間與團隊的主管們一一討論,盤整縣內所有資源與可能計畫,「計畫不行,我就退,重新再來。」
曾擔任農委會副主委的翁章梁說,農漁產品就是產、製、儲存,希望可以讓銷售的通路穩定發展,打通市場,再回過頭來要求生產者生產適合的產品,希望打造屬於嘉義的品牌。翁章梁更透過成立全國首創縣市層級的「新農業發展委員會」,提供協助嘉義縣農業發展議題的蒐集、分析、諮商及輔導,並提供資源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