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2019年12月2日在華盛頓的一場交流對話上,表示兩岸要和平統一不可能,並提醒各方要進行軍事準備。薄瑞光發言之後,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葛來儀(Bonnie Glaser)2019年12月4日在一場她所主持會議中進行現場民調,詢問中國大陸是否會武力侵台。約有38%與會者認為,如果兩岸2035年未達成協議,大陸將會武力犯台。這些風聲再度攪動兩岸間「武統論」的漣漪。
誰是武統論的國際「炒」家
對美台來說,兩岸「武統」的發動者肯定是中共。然而,在背地裏真正的「炒」家,恐怕另有其人。
放眼美國在國際的操作,利用武力、軍事言論,對一地進行分化並汲取政治利益,是常用的手段。以被稱為「火藥庫」的中東地區為例,因當地具備石油利益,也是大國博弈的熱門地帶。美國利用其複雜的民族關係操作矛盾,一方面對當地輸出軍火取得經濟利益,一方面實現壓制對手國的目標,取得政治利益。
又如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美國在背後支持克里米亞從俄羅斯獨立,除了向烏克蘭輸出軍火之外,也透過經濟制裁給予俄羅斯壓力,這場戰事讓美俄爭鬥白熱化,俄羅斯最後動用軍事處理。
在中美角力日益顯著的今日,海內外不少輿論認為台灣可能會淪為「克里米亞第二」。如2018年4月英國《衛報》刊出文章《中國會把台灣變成下一個克里米亞嗎?》即認為中共會如同普丁(Vladimir Putin)動用武力收復克里米亞一樣收復台灣,也加深了台灣社會對於武統的疑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台灣與克里米亞背景不同,難以相提並論,但美國在當地矛盾中扮演的推手角色,台灣是應該觀察注意的。
回到今日,目前中美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競合正酣,作為中國大陸核心利益的台灣問題,便成了美國不可能輕易鬆手的對象。美國除了直接對中國大陸在科技上、貿易上給予制裁之外,長期利用台海議題大做文章,透過炒作武統論,讓兩岸民眾彼此猜忌疑懼,一方面讓大陸內部民族主義抬頭,一方面鼓動台灣多向美國購買武器,可謂一舉兩得。也就是說,武統論是美國挑動兩岸的催化劑。
那麼,也就不難理解薄瑞光為何選擇台灣大選前夕拋出「和平統一無望說」,他其實是在對幾個對象發言:首先,透過台灣議題的炒作,向中共放話;其次,讓兩岸民間情緒緊張起來,升高對立;最後,也有藉口再度凝聚美國在太平洋武力的佈局。
藍綠陣營皆隨武統論起舞
而美國這帖「武統論」催化劑,在台灣政界效果尤為明顯。民進黨是台灣內部最大的配合者,因為這樣有助於營造兩岸緊張情勢,為自己的反中親美路線支持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