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談性等於鼓勵孩子發生性行為嗎?
當學校談性談得保守,只會將更多行為推向大人搆不著的角落。善牧基金會新北區主任侯雯琪指出,學校表面上講性教育,卻很少提及身體界線及如何尊重對方,當孩子對身體沒有意識,自然很難理性面對自己對性的好奇和衝動。此外,學校不正面談性、關係、或感情,就算孩子不願意懷孕,真的發生了也通常不會第一時間找老師或父母討論。
「我們對性教育的層次想得還是太淺薄了,」勵馨基金會督導曹宜蓁也嘆,社會太害怕孩子知道資訊會為所欲為,卻不知孩子還是會透過網路等方式吸收偏面、偏頗的資訊。若學校沒有提供平衡觀點、為孩子建立性的整體結構認知和情境演練,則相同的情境即使課本有寫、還是會照樣發生。
性教育漏網之魚 以為精蟲是爬蟲類
沒有經常待在學校裡的孩子,也是學校兩性教育的漏網之魚。侯雯琪提及某次曾和一位不常出現在學校的女高中生討論性事,當她向對方說明「只要一隻精蟲進到你體內就會懷孕」,平日作風強勢、拿化妝包打人還要人賠化妝包的大姐頭,竟然當場哭了起來:「精蟲不是爬蟲類嗎?我很怕蟲,牠們爬到我身體裡的話要怎麼辦?」
侯雯琪直言,大人常常覺得學校會教,卻往往忽略不在學校、或在學校吸收不好的孩子,最後學校即使有教、他們也接收不到。此外,不愛上學的青少年,沒在學校的時間多在社區裡面跑,累了就去住男女朋友家,當他們在感情中尋求對愛需求的同時、卻沒有人能提醒孩子身體界線,很容易就會在沒有避孕的狀況下發生性行為。
「學校應該把小媽媽留下來」
「學校應該更積極的把孩子留下來!」經國管理學院護理系副教授李德芬則建議,學校與其消極面對學生懷孕議題,不如積極提供學生懷孕彈性放假、補課等措施,把懷孕小媽媽留在學校。如此不僅讓學生不用因懷孕而離開校園;當其他學生看到大人願意接納這些非「正常」懷孕的學生,自然也會願意把更多只敢私下流傳的懷孕、避孕知識提出來討論。
此外,即使青少年真的懷孕了,大人也該試著給孩子從中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只單純把懷孕視為亟欲抹除的錯誤。婦產科醫師蘇儀寧回憶自己接觸過的青少年產婦,發現她們進到診間都面無表情,多是一旁的父母焦急的詢問醫生能不能把小孩拿掉。「這些小朋友看起來都只像工具,」蘇儀寧說,小媽媽當下也許惶恐、無助,但在家庭甚至是社會結構中,她們已因為未執行預期的角色而失去話語權,爸媽認定他們「犯了錯」、「都不懂」,因此逕自幫他們做決定。
讓孩子負起責任 父母別幫小媽媽決定一切
勵馨基金會督導曹宜蓁也指出,許多小媽媽多年後覺得遺憾,不是因為留下小孩,而是不覺得被父母尊重。許多父母在與青少年討論養育抉擇時,直覺認定他們「太年輕、都不懂」,或是犯了錯還敢表達意見。然而,當孩子的聲音被淹沒,很可能無法藉機學到新的一課,許多青少女更因此覺得不受尊重、「反正大人會處理」,不斷重蹈懷孕行為。
曹宜蓁建議,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在自己的生育事件裡負起責任,不應幫他決定一切,而是與孩子一起討論、思考他想要什麼、為了想要的目標可以犧牲付出什麼;如果想要寶寶,以他的年齡及家庭的支持系統,可以怎麼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