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初,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始,農村裡的人民公社陸續中止,不過有個村莊仍維持集體經濟,全村唱紅歌、掛毛像,在那裡光陰宛如靜止。BBC的戴彼德(Peter Day)走訪了河南省臨潁縣的南街村,這個他口中的「最後一個毛澤東式的公社」,在他看來,毛澤東的靈魂仍在這座村裡徘徊,而且沒有消散移轉的跡象。
每天早上6點15分,不論晴雨,南街村的街道上,都會播放毛澤東時代的紅歌,這些歌曲讓一代人想起他們的童年,或是他們的父母,「東方紅」的調子激昂、熱切,在這裡響徹了60年。
1980年代,農村集體經濟解體,但這裡的村民卻同意保留原樣,以公社的形式運作,每個人在企業體裡分享利潤。雖說一樣是公社,但此時過的似乎比1960年好得多,不像當年中國有百萬人死於鬥爭與饑荒。
村裡原本破舊的農舍,改建成一棟棟的公寓;廣場中央,一座毛澤東的大銅像巍峨豎立,四旁貼著許多公社英雄的海報:馬克思、列寧,還有各式各樣的紅色標語。
舊農地上開起了一座座工廠,有製麵廠、啤酒廠或製藥公司,製麵廠是15年前興建的,日商投資。一名年輕女子招呼著來客,她說自己是嫁給本地人後才進來村裡工作,並說很享受這裡的寧靜生活,「不像沒幾條街外的城鎮裡那麼嘈雜。」
村裡幾乎沒什麼私家車,只有一些電動機車,和運貨的三輪卡車。環境素樸、沉靜,沒什麼廣告招牌,最多的還是毛式的政治標語。村民的工資不高,一個月約20英鎊(台幣956元),但公社成員有免費的房子可住,配備基本設施,並發給食物,加上提供免費的教育。
戴彼德認為,中國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從最早的以便宜人工為發展驅力,現在當局者更希望均衡發展。社會消費力上升,對房屋、汽車與各項奢侈品需求日增。但在南街村的街道上似乎感覺不到這樣的氣氛,一直到進入居民的公寓裡才能感受到一些。
戴彼德走訪了其中一戶人家,一戶老太太接受訪問,房裡整潔挑高,微波爐、寬螢幕電視樣樣不缺,電視裡播的仍是官方電視台製作的紅軍故事,櫃子上還放滿一排公社頒發的獎座。電視上掛著一座大型電子日曆,中間有一幅毛澤東壯年時期的肖像,按個鈕,偉大主席的臉龐就會被彩虹般的耀眼光芒給映亮,當然,這產品也是村裡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