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科學研究院以「亢龍計畫」為代號研發魚雷,但2003年底,由於美國同意出售我方所需的MK-48魚雷,時任參謀總長的李傑因此下令終止「亢龍計畫」。然而,研發的魚雷如何「消失」成了中科院頭痛的問題,因為會製造魚雷不代表有能力拆解銷毀魚雷,最後中科院只能在國軍廢彈處理標案中,夾帶「亢龍計畫」的一枚魚雷,藉此偷學廠商的處理技術。
魚雷是較飛彈更為精密的武器系統,世界上能製造魚雷的國家遠較飛彈來得少,因此研發魚雷對中科院而言是一大挑戰。據指出,中科院研發魚雷的「亢龍計畫室」,在1999年時在魚雷的對轉螺旋漿上採用新翼形設計,測試其體積小、速度快的特性,2002年已進行魚雷水下噪音於大型空蝕水槽量測研究,2003年則進行全尺寸魚雷於大型空蝕水槽的水動力與減噪試驗的研究。
不過由於美國在2001年同意出售8艘柴油動力潛艇和MK-48魚雷,當時的參謀總長李傑於是下令暫停中科院先進魚雷研發計畫,整個計畫在2003年底全部結束。「亢龍計畫室」的研發能量,轉至研發其他水下兵器。
亢龍計畫研發出來的魚雷,在海軍不使用的情況下,只能依程序報廢,但製造魚雷與拆解魚雷需要完全不同的技術,而中科院並沒有拆解魚雷的經驗與紀錄,為防範出意外,因此在2007年國軍公開招標廢彈處理時,就夾帶一枚「亢龍計劃」的魚雷。據指出,當時廠商要拆解這枚彈頭有300公斤的魚雷時,中科院不但全程錄影,還不斷詢問拆解技術人員相關問題。
據指出,廠商請國外技術人員成功拆解「亢龍計劃」的魚雷,中科院學到技術之後,亢龍魚雷再也沒有出現在國軍廢彈處理的名單中,顯示中科院偷學拆解技術以後就自行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