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起源的假訊息,以「戰狼邏輯」做為敘事主軸,強調中國政府解救國民之無遠弗屆的能力,吹捧「中國國民優先救出」。這個敘事透過層層媒介向外擴散,透過跨境傳播,產製出台灣在地的「變形敘事」(modified narrative),最後變成政治風暴。
二○一八年九月關西機場事件,在台灣造成資訊災難,最後導致一名外交官自殺身亡。外交官自殺消息傳開後,機場方回覆「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才確認所謂「中國國民優先救出」根本子虛烏有,是一則虛假資訊(disinformation)。
「戰狼邏輯」的敘事主軸
燕子颱風襲擊日本關西機場,導致多國旅客受困。中國網路媒體宣傳中國大使館派車進入機場救出中國旅客。這個虛假資訊先從微博開始發酵,經過內容農場再產製,官媒隨之定調,中國撤離國民的行動因此被塑造為英雄般的救援。
這則假訊息經台灣媒體轉載,進入了台灣輿論場域。短短幾天內,事件演變為嚴重的政治風暴。台灣輿論開始譴責駐外機構辦事不力,在國外救援國民竟然遠遠不如中國,甚至追究起駐大阪處長蘇啟誠的政治責任。蘇處長在排山倒海的壓力下自殺,但最後卻證實他是因為一則假消息而犧牲。究竟是誰殺死了外交官?
我們從虛假資訊的傳播機制入手,採用「鏈分析」(chain analysis)的框架,論證中國虛假資訊的政治效應並非單單由一則偏頗的新聞引起。從中國起源的假訊息,以「戰狼邏輯」做為敘事主軸,強調中國政府解救國民之無遠弗屆的能力,吹捧「中國國民優先救出」。這個敘事透過層層媒介向外擴散,透過跨境傳播,產製出台灣在地的「變形敘事」(modified narrative),最後變成政治風暴。
這個過程,社群媒體和主流媒體──包括電視談話節目、報紙、網路媒體等都扮演了關鍵角色。本文鏈分析的方法,在於清楚指出由中國連結到台灣輿論場域的「虛假資訊鏈」流程,幫助我們釐清中國的戰狼邏輯如何讓事件迅速政治化,並透過台灣媒體的在地協力,釀成外交官自殺的悲劇。
進入生產鏈中游有兩起關鍵事件,促成中國虛假資訊轉入台灣。第一,台灣網路媒體引述中國內容農場的文章,以及PTT網路論壇上熱烈討論。第二,在野黨趁勢追擊執政黨失能,政治談話性節目也開始抨擊台灣駐外機構表現不如中國政府。
從上游到下游的虛假資訊生產鏈
假訊息生產鏈上游由中國網民、內容農場和官媒勾結共謀,產製出中國國民優先救出的敘事。中游是假訊息傳播到台灣輿論場域,並掀起在野政黨的見縫插針,造成政黨大亂鬥。下游則是隨著外交官死亡,延續政治究責的效應。
九月五日,颱風襲擊關西機場次日,中國微博網民「洪水猛獸baby」最先發布貼文:中國派專車進入機場,在第一時間接送中國遊客離開。貼文所附的影片還拍攝車窗外正排隊等待的他國旅客,對比出中國人的自豪感。
這則帖子馬上被中國《觀察者網》製作成網路新聞,內容中還強調專車是中國領事館與日方協調的成果。報導最後提及,若台灣旅客願意「自稱為中國人」,即可搭乘專車。
事實上,中國領事館並沒有派車進入機場接人。中國國民跟其他國家旅客一樣,也沒有享用專車待遇,更不可能優先被救出。但《觀察者網》這篇文章隨後由《人民日報》、《新華網》以及《環球網》分別全文轉載。於是,「中國國民優先救出」的戰狼邏輯,正式成為中國官媒的定調。
進入生產鏈中游有兩起關鍵事件,促成中國虛假資訊轉入台灣。第一,台灣網路媒體引述中國內容農場的文章,以及PTT網路論壇上熱烈討論。第二,在野黨趁勢追擊執政黨失能,政治談話性節目也開始抨擊台灣駐外機構表現不如中國政府。
九月六日上午,中國網民在PTT網路論壇上,以微博網民貼文截圖嘗試掀起討論,並聚焦在台灣人搭乘中國專車的爭議。數小時後,台灣《蘋果新聞網》首先引述《觀察者網》的內容,新聞標題先以「中使館派車接關西機場陸客,要台灣人自稱中國人可上車」為題,這個標題讓讀者對中國資訊來源降低戒心,誤以為這是台灣主流媒體已經查證過的消息。直到十幾天後,事件幾乎要落幕時,蘋果才加註「陸媒稱」三字。
從強國敘事變成台灣政爭
當天,台灣輿論便開始熱議「中國領事館有沒有派車進入機場」、「台灣旅客是否應自認中國人才能搭乘專車」等根本子虛烏有的話題。緊接著,有台灣遊客在PTT網路論壇上宣稱自己隨著中國專車離開機場,然而當他求助於大阪辦事處,卻遭到台灣外交人員冷言冷語。
媒體紛紛引述台灣遊客對大阪辦事處的不滿。國民黨立委馬文君隨即在網路發文譴責,當晚《中天新聞台》與《東森新聞台》的政論節目再強調「中國國民優先救出」,並開始指責駐日代表謝長廷。
謝長廷於當天晚間澄清此乃虛假資訊。國民黨黨團仍在隔天召開記者會,批評謝長廷「毫無作為」。有些媒體如《上報》納入謝長廷的澄清內容。但《中時電子網》等媒體持續報導中國領事館派出專車,強調中國政府對人道關懷精神的重視超越了政治利益,並稱謝長廷利益算盡,只會質疑對手背後的政治圖謀。偏頗的報導使得中國虛假資訊的效應在台灣輿論圈中擴大發酵。
從中國進口到台灣,這些媒體輿論一律依循著「戰狼式主旋律」。主旋律的概念源自中國娛樂業,由審查制度產製出吹捧國家形象的影視內容,符合國家利益的意識形態,即成為貫穿多項影視作品的主旋律。
新聞核實無法遏止「戰狼式主旋律」
九月十一日,日本《產經新聞》查證:中國並無派車到機場,證實中國派車入機場是假消息。但在台灣,風暴仍持續,導致蘇啟誠在九月十四日自殺。
蘇啟誠自殺後三個月,南投地方法院於十二月裁定不罰那位在PTT網路論壇上抨擊大阪辦事處的台灣遊客,引起輿論譁然。幾天後,《蘋果新聞網》獨家報導暗示,蘇啟誠的悲劇與外交部的懲處施壓有關。關西機場事件發展到後端,已經脫離了中國產製虛假資訊最初的敘事邏輯,演變為台灣在地的政治惡鬥。
從中國進口到台灣,這些媒體輿論一律依循著「戰狼式主旋律」。主旋律的概念源自中國娛樂業,由審查制度產製出吹捧國家形象的影視內容,符合國家利益的意識形態,即成為貫穿多項影視作品的主旋律。
中國電影《戰狼》是具代表性的案例。《戰狼》主角在外國解救受困的中國國民,總是英雄般在最危急時刻現身。電影所傳達的政治意識形態,突顯中國政府在外國處理危機事件時,總能先於其他國家優先救援中國國民,並且在救援過程中,營造出國民對國家的自豪感與優越感。
我們研究發現,在虛假資訊鏈的上游及中游,台灣的事實查核工作對遏止「戰狼式主旋律」根本起不了作用。當證據明確指出中國並沒有專車進入機場,媒體輿論相關敘事卻對事實細節採取模糊說法,例如:「有沒有進入機場不重要,但是中國領事館還是積極向機場協調專車。」即便只是「積極協調」的說法,「戰狼式主旋律」還是在輿論場域裡留下「中國勝過台灣」的普遍印象。換句話說,「戰狼式主旋律」的「宣傳」壓過了事實,竟成為人們所認定的「真相」。
最值得注意的是,事件過程中國官方說法的改變,充滿欺瞞與機會主義。事件剛發生時,中國外交部和《新華社》透過官方微博聲稱:車輛因橋梁受損,無法進入機場。這些報導內容皆沒有誇張、添油加醋的敘述;但是《觀察者網》報導指中國領事館的車輛已經開啟救援行動,中國官媒卻立刻改變宣傳口徑,全文轉載了《觀察者網》的「戰狼式主旋律」。
這些關於國家戰功的宏大敘事,不只呈現天災救援的大場景,還透過個別國民的現身說法,藉以增強說服力。《觀察者網》與官媒的報導裡,即出現了三位王姓旅客都從機場被救出,並聲稱對中國政府的高效能感到自豪。
三個「王姓旅客」編故事
《觀察者網》的王先生聲稱因為中國專車,自己比其他國家的旅客提早三到五天離開機場。《人民日報》與《共青團中央》的微博則轉發了另一則內容農場《北京時間》的影片,其中有位王姓遊客說自己從這次獲救經歷裡,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環球時報》也發布了風格相近的新聞,並採訪了一位王姓中國旅客,他表示,經過陸橋離開機場的巴士,上面只載著中國人。
然後,《人民日報》針對中國駐大阪總領事李天然進行專訪。他指出,中國駐外機構在天災發生後,即安排十七輛專車在機場周圍等候,伺機將受困旅客從機場救出。專訪內容同時挑起身分政治議題,李天然強調中國領事館不會遺漏港、澳、台任何一位需要協助的「中國公民」。
這些報導都誇大了事實,也偏離中國政府最初的定調。它們透過從微博網民、內容農場到中國官媒等一連串虛假資訊的產製,在輿論上共謀協作,成功塑造出戰狼式的國家形象。
「戰狼式主旋律」的宣傳對象是中國國民,為什麼會傳播到台灣,並引發政治風暴?這條虛假資訊鏈,從中國上游進入台灣中游過程的關鍵事件是:有自稱「受困的台灣旅客」開始提供現身說法,才使得中國虛假資訊鏈得以嵌入台灣的在地邏輯。
從中國內部宣傳到台灣在地化
其實中國內容農場作為戰狼式主旋律的內容工廠早有前例可循。《觀察者網》與《每日頭條》等網站,曾多次製造、演練中國政府戰狼式救援海外國民的劇碼。一六年十一月紐西蘭南島地震,《每日頭條》報導中國駐外使館優先於所有外國政府,派出民間直升機搭救受困災區的中國遊客,其中還包含了台灣人。同月,以色列海法地區發生大型山火,《觀察者網》報導中國駐外使館緊急派出專車,將中國留學生撤離至安全地帶,這些學生因而萌生身為中國國民的優越感。
「戰狼式主旋律」的宣傳對象是中國國民,為什麼會傳播到台灣,並引發政治風暴?這條虛假資訊鏈,從中國上游進入台灣中游過程的關鍵事件是:有自稱「受困的台灣旅客」開始提供現身說法,才使得中國虛假資訊鏈得以嵌入台灣的在地邏輯。藉著兩黨政治人物相互指罵批評的動態過程,中國虛假資訊便激化了台灣的內部對立,從中演化出具政治影響力的「變形敘事」。
第一個案例,即是PTT網路論壇上的現身說法,台灣旅客批評台灣駐外機構冷漠的回應,與中國領事館積極救援的熱心形成極大的對比。接著,《ETtoday新聞雲》指出有一位女網友稱大阪辦事處沒有協助台灣旅客,反而是中國專車不計較政治身分上的限制,讓她上車。
還有一則來自中國內容農場《梨視頻》的影片,其中有位自稱台灣女性遊客現身說法,她遇到中國人邀請她排隊上車,並替她搬行李,好讓她看顧小孩,期間也沒有特別查驗護照身分。她目睹中國政府給予人民很多實質幫助,自己也十分感謝。這段影片隨後經台灣媒體轉載,進入台灣的輿論場域。
更令人好奇,做為國家通訊社的《中央社》,也發布了一篇對許姓女網友的專訪。比起先前諸多報導中不清晰的受訪者來源,這篇專訪清楚交代了該名台灣遊客的旅遊行程、旅伴組成、以及接受中國領事館完整協助的過程。
變形敘事其實是充滿破綻的「戰狼式主旋律」,卻讓台灣閱聽者信以為真。「現場照片」、「採訪錄音」等「仿真道具」,讓人毫不懷疑就相信受訪者身在現場。不論上述這些敘事是否造假,「中國國民優先救出」的錯誤訊息仍然透過現身說法傳播開來。
資訊戰透過台灣媒體協力進行
許女士聲稱,她和家人搭乘中國專車離開機場,並且在過程中感受到許多善意。起初她因為台灣人身分而被拒絕,後來中國領事館工作人員不忍心而通融放行。報導還特別強調這位自稱「深綠支持者」因此對中國改觀,並且十分感謝其救援工作。許女士自稱沒有收到來自台灣駐外機構的協助,她丈夫甚至憤而批評謝長廷罔顧國人在海外遭遇天災的困難,只顧著在個人臉書頁面上操作政治鬥爭。
變形敘事其實是充滿破綻的「戰狼式主旋律」,卻讓台灣閱聽者信以為真。上述幾個報導案例,使用了「現場照片」、「採訪錄音」等「仿真道具」,讓人毫不懷疑就相信受訪者身在現場。不論上述這些敘事是否造假,「中國國民優先救出」的錯誤訊息仍然透過現身說法傳播開來。
上述四件案例皆呈現相似的情節鋪排:受困機場的台灣旅客搭上了中國專車成功離開機場,中方也沒有刁難台灣人的政治身分;變形敘事還進一步開啟政治攻防戰場,這些台灣旅客們紛紛對比大阪辦事處的失職,或者反省自身過往對於中國的負面觀感,並認同中國政府提供人民實質協助,轉而對中國的印象轉變。這種通過台灣在地協力媒體進行的資訊戰,十足展現了中國模式的特色,與俄羅斯資訊戰模式有很大的差異。
但為何台灣人竟然信以為真?當中的關鍵是「台灣旅客現身說法」的變形敘事。這些變形敘事譴責民進黨政府的「恐中」心態,藉以襯托出中國政府無私的人道關懷精神,進而呼應到戰狼式主旋律所強調的中國正面國際形象。
「台客現身說法」讓台灣人信了
我們進一步將變形敘事在台灣的傳播歸類出四種模式,差異化的傳播途徑,讓變形敘事產製出多元的新聞效果:一、新聞媒體以「網友說法」,將PTT網路論壇上的討論陸續引述到媒體場域中;二、《ETtoday新聞雲》產生出網路新聞的即時傳播效果;三、來自中國的《梨視頻》隨後也被轉載為台灣的網路即時新聞,並有錄音影片為證;四、《中央社》詳盡地報導台灣遊客由受困到求援的過程,比起眾說紛紜的網路傳言,透過國家通訊社的背書,更增強中國虛假資訊在台灣媒體場域中的可信程度,而被主流媒體廣為轉載流傳。
本文的鏈分析流程,解釋為何中國虛假資訊能在台灣造成重大的政治效應。戰狼式主旋律起源於微博網民、內容農場與官媒共謀協作,並宣稱中國領事館優先救出中國國民。
但為何台灣人竟然信以為真?當中的關鍵是「台灣旅客現身說法」的變形敘事。這些變形敘事譴責民進黨政府的「恐中」心態,藉以襯托出中國政府無私的人道關懷精神,進而呼應到戰狼式主旋律所強調的中國正面國際形象。變形敘事逐步發酵的過程中,不只強化了中國官方的主旋律,還滲透到台灣政黨競爭場域,牽動起閱聽大眾的政治情緒。
變形敘事利用多元媒體管道,達到漫天渲染虛假資訊的效果,因此降低閱聽大眾的警戒心,也阻斷求證態度。虛假資訊鏈呈現台灣社會自身的弱點,也暴露了許多台灣人對中國與兩岸新聞識讀能力的低落。(本文作者江旻諺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吳介民為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