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煥智專訪》不滿派系「搶位子」 他「再渡紅塵」參選2018台北市長?

2017-02-08 08:30

? 人氣

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20日陪同綠社盟台北市立委候選人范雲拜訪通化市場(蔡耀徵攝)
蘇煥智1977年第一次親身參與政治,就是幫競選省議員的林義雄助選。(資料照,蔡耀徵攝)

蘇身為當時的「異議」份子,電話被監聽,他說,自己開始對推動民主政治有切身的使命感,「那時也沒有想到選舉的事情,只是一黨專政的體制與國會不全面改選,會很務實的去想到這樣的事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麗島事件 見證群眾運動興起

1977年黨外人士風起雲湧到1979年底美麗島事件發生,蘇表示,自己在過程中,見證到台灣民主運動、群眾運動的興起,看到同學跑路、被鎮壓、被抓,眼見涉嫌叛亂的教師葉島蕾,一關就是15年,「我們那個年代就是很需要很強的使命感與抗壓性,才能去碰政治這個東西」。

葉島蕾,民國40年4月24日生,畢業於輔仁大學社會系,63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就讀社會系研究所,68年受聘為台南私立崑山工業專科學校英文教師。她在留學期間,認識了中國駐美人員張昭慶、陳俋芳夫婦,交往非常密切,並經常到張昭慶住所作客,根據控訴資料,她被指帶著張昭慶夫婦賦予的任務回台灣,被以叛亂罪名提起公訴。

所以蘇煥智現在一直希望將「選舉」當成一項工具,來完成自學生時期對台灣民主化的使命。他說,大學時代想的是透過選舉與群眾運動幹掉一黨獨大的國民黨,因此不斷在書本內找知識,像是學者鄭學稼所寫冷門的《第三國際史》等書都看光了,「當時台灣和大學裡面沒有幾個人在搞政治,覺得推動台灣民主進程非常困難,因為沒幾個人,所以自己也不能放棄,大學生時代常常煎熬,眼看走下去是15年的牢獄,但台灣不走,國家也沒有前途。」

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為黨外人士,包括施明德、林義雄、黃信介、許信良、呂秀蓮、陳菊、張俊宏、姚嘉文爭取民主和自由,卻涉嫌叛亂罪遭起訴,最後由李登輝總統就職後特赦。(取自維基百科).jpg
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為黨外人士,包括施明德、林義雄、黃信介、許信良、呂秀蓮、陳菊、張俊宏、姚嘉文爭取民主和自由,卻涉嫌叛亂罪遭起訴,最後由李登輝總統就職後特赦。(取自維基百科)

「那時候選舉還是風險較低的道路口,讓社會前進的開口,可以去表達不同的意見,所以鼓勵學生去關心,是台灣比較前進與看得出來的道路,那時不是只有選舉的動作,想的是國家社會發展的狀態與國家策略。」

不滿派系政治 政治演變成搶位子

而自己今日要不要參與台北市長選舉這件事,他之所以不願多談,一方面不希望現正推動的事務,被認為是為自己的選舉造勢;另方面,對台灣的政黨與派系政治有所不滿。他說,派系這件事,是難免會發生,只是台灣現在一切是選舉掛帥、黨內公職掛帥,雖說這種情況國際上如美國也非常多,可是台灣社會很慘的是,像美國有很多智庫、媒體、公共知識份子,還有很多聲音可以表達出來,台灣媒體的生存空間就非常小,市場規模小,公共知識份子生存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影響力相對就變小,變成商業主導佔優勢,所以目前的派系演變成有位子、搶位子,也是黨內遊戲規則導致。

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及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都是新系人馬,稱新潮流為「黨中之黨」也不為過。(資料照,蘇仲泓攝)
高雄市長陳菊(左二)、台南市長賴清德(右二)及桃園市長鄭文燦(左一)等人都是新潮流系人馬。(資料照,蘇仲泓攝)

「民主開放了,但跟我們那個時代比較起來,很糟糕的是,選舉已經變成一個產業,變成選舉就是搶位子,變成功利性與技術性,好聽是專業團隊,難聽是派系在把持政治系統,缺乏早期的理想性的追求。」蘇煥智說,「過去討論現階段怎麼走,現在討論的是黨內選舉、政治位子的選舉,跟當時年討論社會的狀況與需求,有很大的落差,現在就是講選舉總路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