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反思系列3:個人的「被和解」與歷史的「被消解」

2014-01-19 14:02

? 人氣

有病時才用的麻醉劑居然成了很多人「唯一指定閱讀」的雞湯,並非無緣無故。這種觀念使用於道歉,與早年的「出身論」、「以階級鬥爭為綱」貌似兩極,卻殊途同歸,其本質都是抹殺是非觀念。僅有的區別在於:「出身論」和「以階級鬥爭為綱」,是要把你打死,而如今的道歉,則是和稀泥,讓還沒有被打死的你寬容對方,甚至感恩,比如有人就說:「對於當年沒有被打死的老師來說,學生們都道歉了,而且過了這麼多年了,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迎接更好的將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貌似兩極卻殊途同歸的例子還有很多,與如今的道歉能夠相對應的,還有當年的自汙。無論是思想改造還是反右,抑或「文革」,寫個檢查罵罵自己都是很流行的自我批評方式,甚至在很多運動中,你不把自己罵得狗血淋頭,就意味著你改造不夠深刻,無法過關。所以,很多人已經習慣自汙,將各種罪名安插在自己頭上,甚至不惜牽強附會,比如想吃個蠶豆就是資產階級思想作祟,但這事情還得有個度,你要是真吃了,恐怕會挨批鬥,所以還得給這個故事安插一個光明的尾巴,比如「就在想吃的那一刻,毛主席思想武裝了我,讓我拒絕了反動資產階級的誘惑」,想吃是過錯,沒吃是原則。

這種「想吃而未吃」的自我批評,像不像不以真相為前提的道歉?而不以真相為前提的和解,註定是一種「被和解」。

個體的「被和解」,若上升到國家層面,就註定是歷史的「被消解」——連個體真相都不可得,談何歷史真相?

歷史的「被消解」,意味著某種陰雲始終不會散去。而也正是歷史的「被消解」,反過來又左右著個體。有些年輕人說起「文革」,竟滿心憧憬。他們以為那個時代沒有腐敗,卻不知特權特供在那時極為氾濫;他們以為那個時代是所謂的「大民主」,卻不知個人權利完全被無視,即使你「根正苗紅」,也很有可能因為打碎一個毛像章、錯手塗抹了報紙上的「毛主席」字樣而遭批鬥甚至判刑;他們以為那個時代風氣健康向上,卻不知道有多少女知青為了回城,被迫委身於嘴臉醜惡的村幹部,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以抄家之名劫掠他人財產……

即使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也在這種歷史的「被消解」中不知懺悔,甚至仍像當年一樣認為自己無比正確。

我曾多次寫到代際衝突,中國的代際衝突,集中於40後、50後與他們的子女。他們在經歷和思維上的巨大差異,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極其罕見的,這也使得他們在溝通中很難有所趨同。40後、50後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是「現在的年輕人啊」,然後就是各種不屑,他們的後輩則常常感歎,老一輩過於重視權威,但總愛面子不認錯,反而有損權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