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業為前五大營業稅貢獻者之一
事實上,台灣銀行業在營業稅繳交貢獻度比大家想像得高,以2012年為例,根據財政部「101年臺閩地區營業稅自動報繳單位申報情形分析表(行業別)」資料顯示,台灣銀行業2012年銷售額僅佔全國所有產業的2.9%,但銀行業營業稅應實繳稅額卻貢獻6.6%,而銀行業銷售額僅有7.1%可免稅,遠低於整體產業之31.8%。如果我們把2012年應實繳稅額除以各產業總銷售額或應稅銷售額,則銀行業已針對其總銷售額繳付了1.5%的稅,若以應稅銷售額來算,實質營業稅率也達1.7%,這兩個數字都遠高於所有產業平均的0.7%與1.0%。
(資料來源:財政部、筆者整理)
課稅應多考慮國際慣例,務實思考
現行銀行業課營業稅,是按利息收入來課稅,並未扣除資金成本,不像其他產業,在計算營業稅時可扣除購買原料之進項稅額,其實已較嚴苛,因此,若銀行業與其他產業採相同稅率,稅賦負擔就更重了,故不宜再提高稅率。政府在制定營業稅政策前,應該探討國際間課金融營業稅之實務,例如是以淨營收還是毛營收作為課稅基準等等,才能讓政策制定更加周延、更具國際觀。其實,銀行業呆帳回收未來會逐漸減少,已形成獲利壓力,調高營業稅易雪上加霜,不如再觀察,等讓銀行體質更加健全,足以應付經濟谷底及金融危機再說。
節流不如開源
台灣這幾年的思維一直在節流,而非開源,企業如此,政府亦復如此。政府各單位也都非常善意,很照顧民眾及企業。因此,我們看到有政府單位覺得銀行利差太高對企業不好,就希望能壓低銀行的利差;然而中國、香港及韓國銀行業利差較台灣高,企業卻仍然充滿活力,台灣銀行利差低,企業反而並未因利差低而競爭力大增。
我們也看到金管會體恤民眾,盡力降低各種金融業務手續費,連跨行提款及轉帳手續費也省。財政部也是友善,想多收些稅收讓政府多為人民作事。勞動部也很好意,要求企業賺錢要加薪。說真的,同業殺價競爭,加上政府種種善意,容易弄到最後讓銀行不知要如何賺錢。
這種「節流思維」的結果會造成銀行弱化,員工薪資低落,回家也要跟著「cost down」、減少花費;接著人才流失、民間消費減少;銀行業股價低迷、海外展開併購及發展能力差,更無法協助企業發展。最後反應到經濟上成長停滯、政府收到的稅越來越少….。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此般的節流思維值得好好思考是否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能調整為開源的思維,例如:發展財富管理產業。以目前央行發行的NCD(可轉讓定存單,等於是央行吸收市場多餘資金)有6兆左右,台灣人在海外也有非常多的資產,更有許多專業人才。若政府能調整政策,吸引錢財、人才回流,創造龐大的財富管理產業,便能從營業稅、營所稅(稅率是17%)等賺到更多的稅收。
另外,稅賦制度應合理化,以連結稅制為例,金控法賦與金控與子公司連結稅制,讓各子公司與母公司盈虧互抵後整合報稅,但過去多年卻因國稅局將金控視為投資公司,談責任時金控要負無限責任,談稅制時則連結稅制要分開,在費用抵稅上甚少考慮金控係母公司之實質,矛盾之處,相關單位卻缺擔當處理,耗費國家與業者精力,實在可惜。 諸多議題,若全民都以產業與經濟發展為先,而非民粹至上,加大思考格局,政策務實、穩定,相信台灣就能走出現在桎梏,再創新局。時間不等人,不進則退。
*作者為國泰金控投資長、台大國企系所專業實務教師,所述言論係個人意見。
(編按:財政部推出財政改善方案,《風傳媒》特別邀請學者專家推出財改系列,讓讀者進一步檢視並了解方案內涵,自3月3日起推出共5篇,本文為最後一篇,本系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