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觀點:慕尼黑的憂鬱─美中自信與西方秩序衰落的切片

2020-02-24 06:50

? 人氣

慕安會前三年的憂鬱症狀可以從主題看出。2017年大會主題是「後真相、後西方、後秩序」(Post-Truth, Post-West, Post-Order)。「後西方」與文史社科界十餘年來的眾多研究呼應,甚至遠紹「後現代」(post-modern)主題。也因為「後現代」已經是全球性現象,所以不能再僅以「非西方」(non-Western)論之。至於「後真相」與「後秩序」,當然是川普上臺,爭議性言行的反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8年會議壟罩在美俄不信任的高峰,主題是「深淵邊緣或懸崖勒馬?」(To the Brink and Back?)會議認為朝核、伊核、氣候危機、網路安全等都使國際秩序更加動盪。2019年的憂鬱還是沒有改善,因為國際秩序似乎瀕臨粉碎,所以大會主題變成「誰來收拾殘局?」(Who will Pick up the Pieces?) 本屆會議壟罩在美歐、美中貿易衝突與美國退出眾多國際協議,當年慕尼黑安全報告中引述美國皮優(Pew)民調顯示,只有美國民眾不承認中國經濟崛起是現實,美國盟友民意卻多半認為華府也是他們國家的一項威脅。各國對中國四出投資與擴軍看法分歧,日韓印澳的民意大半認為對本國有害,一些發展中國家則相反。這一年英國確定脫歐,法德簽署「亞琛條約」(又稱法德合作與一體化條約),成立法德防務安全理事會。此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多次鼓吹歐洲(當然沒有英國)該有自己獨立的共同戰略。

德國總理梅克爾16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火力全開,批評川普的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AP)
2019年國際秩序瀕臨崩潰,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火力全開,批評川普的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AP)

西方性缺位:國際秩序的雙重裂隙

今年的慕安會報告主題有中譯的困難,它只有一個現行字典沒有的新字:“Westlessness”。有些陸媒將此譯為「西方的缺失」,筆者認為此字沒有優缺點的意思,不宜譯為「缺失」。有臺灣報導譯為「漸微」,但此字應沒有「漸」的意思。字根“less”通常是「無」、「失去」之意,例如countless, endless, homeless等等,但會議主題也不像是在說當今世界已經是「無西方」或「失去西方」。加上意味著「屬性」的結尾“ness”,就更困難了。筆者不敏,暫譯為「西方性缺位」,以待高明。

要談「西方性缺位」,首先碰到的難題就是「西方性」(Westness?) 北京前駐英國大使傅瑩2 月21日有一篇回顧會議、追溯至希臘、羅馬、基督教的長文,此處不贅。慕安會報告倒有一個簡短的三元素定義:政治的自由民主體制、經濟的市場主導體制,與國際制度下的合作。正是依循這些標準,報告認為西方缺位不只是因為非西方世界實力崛起,以及馬克宏提示的俄、中、印等大國本就有自己的哲學和世界觀;其更深層的根源在於西方集團自己已經失去西方性的共識(no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the West),使得「西方自己變得更少西方」(The West is becoming less Western)。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