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人類靠勞動力獲得的薪資有其下限,而這樣的下限可能導致失業:有工作意願的人沒辦法找到工作。假如勞工和企業家都想不出任何有利可圖的工作,需要用到這名勞工的技能,那麼這名勞工就會永遠失業。歷史上,其他許多曾經非常重要的生產投入,從鯨魚油到馬力,都曾經出現這樣的情況—即使價格為零,在今天的經濟活動中仍然看不到任何需求。換句話說,正如同科技能創造不均,科技也能帶來失業。理論上,即使整體經濟的大餅依然不斷擴大,這種情況仍可能影響許多人,甚至對大多數人帶來衝擊。以上都是理論,至於數據呢?
從盧德運動發生後,兩百多年來,大半時候,科技進步都促使生產力大幅提升。數據顯示,直到二十世紀末,就業率一直隨著生產力提高而持續上升,顯示生產力提高不盡然會摧毀工作。我們甚至因此忍不住推測,或許正如鼓吹科技發展的人所言,生產力或多或少帶動了新工作增加的趨勢。不過,從圖11.1可以看到,從1990年代末期起,工作增長的趨勢開始與生產力脫鉤。伯恩斯坦表示,反盧德派稱之為「令人頭痛的問題」。不過,我們究竟應該從哪一段歷史得到殷鑑呢?1990 年代末之前的那兩百年,還是在那之後的十五年呢?我們不是那麼確定,但科技的演變告訴我們,指數式、數位式和組合式的力量,以及機器智能和網路智能的興起,都預示未來還會出現更大的崩裂與破壞。
*本書《第二次機器時代》為英國金融時報與麥肯鍚選出今年的最佳商業書籍之一,由天下文化出版,本刊與天下文化合作刊出精采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