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JHBL到UBA,為什台灣基層籃球超級熱血?最高殿堂SBL卻乏人問津?職業態度是關鍵

2020-02-29 14:49

? 人氣

不過在這樣狀態下唯一讓人高興的,是有許多本土年輕球員因此獲得上場機會,證明自已的能耐,上半季早早封王的台啤,年輕球員諸如吳曉謹、張銘峰、潘向挺等人都獲得不少上場時間,本土球員戰力雄厚的裕隆,也有諸如盧冠軒、呂濟而等人持續把握機會,璞園方面一向大膽用人的麥班達教練,也在上半季重新找回大前鋒林耀宗的自信,搭配持續進步的簡偉儒、李啟瑋,還有決定提早加入SBL的李家慷,新一代的璞園陣容儼然成形,台銀可以說締造目前17季最大驚奇,每年陣容都有不小變動,今年雖然也不例外,但新上任的年輕教頭陳國維以帶心的方式獲取球員的認同,團結的態度也讓許多年輕球員打出令人驚豔的表現,包含新生代長人謝宗融、大心臟狀元張家禾、今年剛轉隊延續生涯的林柏偉等人,紛紛展現出積極的態度,最後,重返SBL的九太科技,雖然上半季敬陪末座,但陣中打出藍領苦工勤明慶,維持球隊禁區戰力,另外,射手陳文宏雖然加入聯盟多年,但一直苦無證明自己的機會,在上半季尾聲連續場次得分來到雙位數,厚實的身材在防守小洋將上毫不畏懼,可以說是放眼下半季的九太,最好的收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爭冠無望,練兵充實球隊戰力?這是球迷期待的賽事?

回顧過去幾年來,身為台灣最高籃球殿堂的SBL超級籃球聯賽,已經成為一個毫無吸引力的品牌,寥寥可數的觀眾、維持基本到位的行銷活動及排場,在賽事經營上的艱困有目共睹,但身為聯賽最重要的商品「球員及賽事本身」,從第16季開始實行雙洋將制度之後,其實有著大幅度的提升,原先在單洋將的制度底下,各隊紛紛找尋巨人型洋將來為球隊效力,導致比賽節奏偏慢,比賽精采程度不足,但在雙洋將制度以及身高限制規則明定之後,為了符合球隊的需求,不少隊伍採用以雙鋒線型洋將為組合,讓賽事整體節奏加快,身高不處於完全劣勢的本土球員,也能與外籍球員好好的對抗,比賽精彩度提升,對於球迷來說,才是最根本進場的吸引力,這也是為何,新的制度必須被檢討的原因,畢竟目前看起來,對於整個聯盟來說,扣分大於加分。

台灣啤酒在第16季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總冠軍系列戰不敵富邦勇士屈居亞軍,隨著第17季開打前,富邦勇士宣布選擇挑戰ABL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台灣啤酒最大的競爭者消失,球隊也針對球季的弱點進行不強,補進具有國手資歷的黃鎮、范士恩,而原先的陣容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在新球季開打之後,立刻攻佔聯盟龍頭,拉出開季8連勝的新隊史紀錄,要知道,在新賽制底下,整個賽季僅有32場比賽,上半季只有16場,台啤強勢的不敗之姿,幾乎宣告在上半季封王是囊中之物,也因為這樣的狀況,諸如開季狀態不順利的隊伍幾乎早早就退出爭冠行列,而戰力較為完整的球隊也因為這樣的差距,追趕不及,開始向外界表達鍛鍊新人、磨練陣容完整性的想法,這時候就必須為消費者喊冤,難道這些球迷買票入場,是為了參觀球隊練球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柏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