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勞工喜收紅包但恐難長長久久

2020-03-05 07:10

? 人氣

去年台股漲超過2成,讓新制勞退基金創造11趴的報酬率,勞工都能分紅包。(資料照片,郭晉瑋攝)

去年台股漲超過2成,讓新制勞退基金創造11趴的報酬率,勞工都能分紅包。(資料照片,郭晉瑋攝)

對勞工而言,今年應該至少有個小確幸:有新制勞退專戶的勞工,本周都收到一筆紅包,平均超過一萬元,有140萬人拿到超過5萬。這是政府基金難得的好表現,雖然難長期延續但確實值得高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內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約在2.4兆元多,去年投資收益有2,670億717萬餘元,收益率為11.45%,勞保局在本月3日將收益分配金額分配到勞工個人專戶中。依照勞保局的統計,勞退新制帳戶有1,180萬戶,各帳戶因帳戶金額不同所以分配的收益亦不同,此次分配金額超過1萬元者,約641萬戶(占54.4%),其中超過2萬元者,約450萬戶(占38.2%)、介於2萬至5萬元者,約311萬戶(占26.3%)、超過5萬元者,約140萬戶(占11.8%)。

從歷年資料來看,去年的績效確實亮麗,從2005年起的15年以來,只有2年的報酬率超過10%,一次是2009年的11.84%,一次是去年的11.45%;但2009年的高報酬率應該是因為2008年碰到全球金融海嘯,當年報酬率是負6.1%,隔年是跌深後的大反彈才有11.84%的報酬率。而這麼多年來,另外有4年的報酬率是在5-10%間、4年的報酬率是負值,兩位數報酬率還是難得可貴。

不過,這些政府基金以投資股市為主,賺賠終究受到股市漲跌的影響極鉅。去年新制勞退基金能有兩位數報酬率的表現,主要原因就是去年台股上漲23%,是10年來的最大漲幅,因此基金投資報酬率跟著水漲船高;另外一個與勞工關係密切的勞保基金,去年也出現13.3%的亮麗收益率,大概也是勞保基金歷年第2高的報酬率,最高報酬率18.21%同樣出現在2009年的海嘯後的V型大反彈,2008年則被海嘯沖到虧損16%。

3年前在年改推動時,有反對年改者提出只要公務員退撫基金等,提高報酬率到每年8%以上,就可以達到不砍年金基金也不會破產的目標。不過,訂報酬率目標容易,要達到卻不容易,由綁手綁腳的政府基金要達成更是難上加難,是典型的知易行難。

全球也只有少數幾個著名的政府基金,如挪威的主權基金、新加坡的淡馬鍚,才能維持長期的高報酬率─即使如此,碰到類似金融海嘯的大股災,一樣出現虧損。而拿國內勞保、新舊制勞退、公保、國保等幾個大型政府基金平均10年的報酬率看,大概就是在3-4%左右,未必很低但要更高也沒有,因此要求政府基金長期保有高報酬率,確實不是一個「務實」的要求。

當然,真要提高這些政府基金的報酬率,也不是全然不可能,國外有些大學的校務基金,能長期享有平均每年兩位數的報酬率─例如著名的美國耶魯大學校務基金,20年來的年化平均報酬率就可達13%。

不過,如果想要有高報酬率,第一件事就是要放寬投資標的物,如果只能買買公債、定存等安全的投資標的,報酬率當然低;可以投資有風險的股市,報酬率會較高,要更高則要放寬更多。第二是必須有更專業的團隊操盤,目前的委外制未必總是能找到最佳的操盤團隊。

當然,最重要、同時也是台灣最難作到的是:看清楚、也了解風險,同時更要願意承擔風險。要高報酬率當然要承擔較高的風險,這是投資界的基本定理;耶魯校務基金漂亮的高報酬其實是來自承擔高風險,例如其投資固定報酬資產(安全但報酬率低)的比重只有5%左右,國內外股市也在1-2成,倒是有6-7成投資在實質資產、私募股權、避險基金等高風險資產上。

衡諸現實,台灣的「社會資本」應該還未到如此相信政府、更未到可理性承擔與接受此風險的地步,龐大的政府基金終究是要在較安全、有保障(同時也是報酬率較低)的情況下運作;碰到股市大漲(如去年台股漲2成多),也許能分得不錯、有感的收益;平常就接受年化後平均3-4%左右的報酬率,要長長久久、每年都有超過1成報酬率的分紅,就別想了,難矣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