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率先揭曉,一對夫妻搭檔,挪威認知心理學家邁-布瑞特‧莫瑟(May-Britt Moser)和愛德華‧莫瑟(Edvard I. Moser),與英國神經科學家約翰‧歐其夫(John O'Keefe)共同分享了今年的獎項。他們獲獎的研究解答了「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置身何方?」「我們如何找到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的路徑?」以及「我們是如何儲存相關訊息,使我們重返故地時能迅即地找到路徑?」這幾個問題。
(2014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約翰‧奧基夫、邁-布瑞特‧莫瑟和愛德華‧莫瑟)
諾獎委員會在頒獎聲明中說,這一發現解決了數百年來困擾著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問題:大腦到底是如何創造出周圍的空間地圖,而我們又是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進行導向?三位獲獎者關於大腦定位的研究成果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某些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即俗稱的老年痴呆症)。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特徵性症狀就表現為患者的方向意識開始減弱,而三位獲獎者的研究則能為這一疾病提供新的救治可能。
他們的研究到底有多重要?其實從前不久公映的大片《猩球崛起》就可見一斑。影片中導致猿類崛起,而人類文明凋敗的背景和起因就是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緩解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在進一步的動物實驗過程中失控而引發了影片中的整個故事。
莫瑟夫婦此次榮膺諾貝爾生理學獎,也是有史以來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認知心理學家。在他們之前的獲獎者,分別是1978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和2002年同樣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有意思的是,從西蒙,卡尼曼到莫澤夫婦,正好代表了認知心理學的三個階段,以及三種迥異的研究範式。
西蒙代表了早期的信息加工心理學。1956年,他和搭檔紐厄爾(Allen Newell)一起開發的「通用問題解決者」(General Problem Solver)程序被看作是現代認知心理學興起的標誌之一。所謂信息加工心理學,其基本的研究邏輯是把人類的大腦看作是與電腦相似的「處理器」,都能執行相同的輸入-輸出運算結果,那麼,計算機可以模擬的過程也可以看作是人類大腦可能的認知過程。因此,早期的認知心理學的基本研究範式之一便是從西蒙開始的計算建模。
卡尼曼代表了實驗認知心理學的傳統。他早期曾經致力於最基礎的認知心理學行為實驗研究,他所提出的一個關於注意分配的理論模型(中樞能量理論,Central Capacity Theory)迄今仍然是各種版本認知心理學教科書不可或缺的內容。後來,他與搭檔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一起開展的一系列人類決策偏誤研究,並提出新的決策理論(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也譯作「前景理論」)改採用的基本方法範式仍然是行為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