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台灣都有一定程度的世代撕裂,當時的蔡英文承諾會把「公平正義」帶回台灣,並讓年輕人對國家的未來有希望跟前景,如今林鄭月娥也說出同樣的話,但她卻是受到更多香港年輕人的不信任,這樣的難關恐怕更大。
蔡英文執政一年多以來,雖然民調已經與剛上任時有所落差,但是在野的國民黨短時間內聲勢難以恢復,蔡英文民間的聲望尚且樂觀。而林鄭月娥不斷強調青年溝通、青年人是社會根基,發揮青年力量等,其實也都是想盡速挽回香港青年人支持,但成效如何,有待觀察。
昔日台灣「山中傳奇」
BBC中文網特約記者在採訪完後於餐廳用餐,餐廳老闆帶著嘲諷地意味談到,香港特首不是香港人選的,也不是選委會選的,而是中央選的。
這也讓人聯想到過去台灣在蔣介石統治年代,曾被揶揄的「山中傳奇」國民大會。當時在1947年,國民黨在南京國民大會堂,以類似美國選舉人制度,選出了全中國3045位國民大會代表。 1948年首次總統大選,蔣介石以90.03%超高支持度擊敗對手居正的9.97%,成為中華民國行憲後的首任總統。
怎奈,由於國共內戰惡化,國民黨在1949年敗退來台,第二屆總統大選在台灣舉行時,蔣介石依舊以97%高票擊敗中國民主社會黨的餘傅霖。從第三屆起,國民大會代表修改條文,總統可以繼續連任,此後蔣介石以「唯一候選人」一直連任到第五屆後,以89歲高齡任內逝世。
1948年選出的國大代表,直至1991年才在總統李登輝任內正式結束。 40多年來,這些因為「兩岸內戰」無法改選的國大代表,有些80多歲還被家人從醫院推來陽明山的中山樓投票,因此被當時的黨外民主派批評為「老賊」與「山中傳奇」。
香港與台灣的情形雖然不能全然類比,但是當年3045位國大代表選舉時幾乎只能投國民黨的情形,與今日1194位香港選務委員多半只能支持中國大陸政府支持的林鄭月娥,確實有雷同之處,也都體現了獨特的中國式民主與一國兩制。
台人治台 港人治港?
雖然香港政府公布有1163位選委投票,但是點票現場,也許是早知點票結果的緣故,替選委預留的座位後方還有許多空位,甚至有一張廢票還出現了不雅字眼。
最後宣佈當選時,前方的行政人員專區還有許多泛民主派的人高喊「我要真普選」,並拿著黃色布條繞場遊行,數度遭到官方制止,台上是笑容滿面的林鄭月娥,最後方是許多手持五星紅旗的觀眾,他們在結果大致底定時歡呼,特約記者上前詢問對林鄭有什麼期待時,一對男女表示,「林鄭上了就好」,然後迅速離開。
現場記者問曾俊華,他在民間的支持度很高,會不會覺得輸給選委會很可惜時,曾俊華苦笑回答:「我們不是全民普選,這問題我也無法回應,也不是我應該回應的。」最後離場時,曾俊華數度被問及下一屆會不會繼續參選,他則是閉口不談。
2016年蔡英文當選,致詞的第一句話是:「我要向所有在今天走進投票所、投下神聖一票的台灣人民,致上最深的敬意。無論投票給誰,民主精神的展現,就是這場選舉最大的意義。」台灣民主政治仍不算完美,但是它在逐漸的改善,並且實施三次平和的政權移轉。
而2017年林鄭月娥當選,第一句話是感謝選舉委員,兩方的政治制度不同,也注定會走向不一樣的命運。如今蔡英文施政處處小心翼翼,也常以民意為依歸,林鄭月娥深得中央支持,但民意不穩,在「先愛黨、再愛國、後愛港」的體制下,所面對的挑戰恐怕空前巨大。